央视在315晚会前的新闻栏目里,爆出了汽车企业油耗作假的新闻,其中以海马汽车为重要例子,“你要6(指检测机构应企业要求出的检测油耗结果),要8,他都能给你做出来”,而对别的企业轻轻地一笔带过。
而在315晚会上,根本没提车型油耗的事情,只是把一个企业把自己产品当作老年代步车销售的事大事宣扬。
舆论大哗。
3月17日,股市一开盘,海马立即宣布临时停盘,3月17日晚,海马宣布:自己油耗没有作假,无论是检测,还是上报,那都是根据工信部有关规定做的。宣布央视新闻为不实新闻。公开与央视叫板了。
3月18日,海马复盘,股份由3.65元一路升至3.85元,幅度之大,只怕是海马上市这几年来的首次。
为什么会这样?
这里无意探讨海马与央视的纠葛,只说说各家的油耗到底有没有假,具体的油耗测定是否真实科学有效。
汽车的主管部门工信部有规定:汽车企业的产品必须按《轻型汽车燃料消耗量试验方法》的相关规定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检测;上市车型油耗必须符合《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要求,所有上市车型的测试结果依据《轻型汽车燃料消耗量标示管理规定》进行标识,并在中国汽车燃油消耗量网站上进行公示。
首先,工信部的《轻型汽车燃料消耗量试验方法》、《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以及《轻型汽车燃料消耗量标示管理规定》都是比较详尽的。范本是根据美国的相关规定而来。
但是,却缺失了监管这一环。在美国,汽车油耗的监管部门是国家环保署,即EPA。虽然EPA不是每款车都去复查,但是,却是不定期的抽检,一旦被查到,那是要被巨额罚金的,而且,还会对消费者进赔偿。比如,2012年11月,现代起亚承认,在宣传中夸大了包括伊兰特、秀尔等13款车型的节油性,涉及约90万辆车。这笔近4亿美元的赔偿中,现代将分担2.1亿美元,起亚分担1.85亿美元,平均每位消费者将获得320美元;2013年中,福特C-MAX混动版47mpg的官方油耗被用户举报存在欺诈行为。美国环境保护署(EPA)出来测试发现确实比标准测试下的油耗高出不少,于是福特被罚向每位车主赔偿550美元。
另外,美国的路况以及车主用车习惯,与中国拥堵的路面、以及市内用车较多的局面根本不同。工信部应该予以更科学的修改。
其实,《轻型汽车燃料消耗量试验方法》本身还是有漏洞的。因为,电喷发动机的各种工况下油耗是可以写入不同程序来实现的,还有汽车本身的体重、轮胎的尺寸不同等等,就算在相同的工况下也会有不同的油耗。少有汽车企业会不在此处动脑筋。但就像高考一样,你可以有不同的办法来应试,但一切都应该在高考规定的范围内来实现。只是这个规定,真的不好达到。尤其重要的是,此环节也没有相应的监管,有些车企检测用的车与上市的车有着很大的不同。
在美国也有过类似事件,还是那个福特的那次被罚,美国EPA也承认,福特的油耗成绩并非作假而来,而是“合理”利用规则漏洞的结果。因为EPA规则允许动力配备相同、整车质量相同的车型可用替换车型作为参照标准来测试并得出结果。也就是说福特C-MAX的油耗可以用采用同样动力系统的福特Fusion混动版组装车测试而来,于是结果变成了更省油的47mpg(约5.0L/100km)。福特被勒令赔偿主要是因为油耗结果相差太大。汽车是科技的载体,所有新技术都会快速地运用到汽车身上,所以就算是各种管理规则比如《轻型汽车燃料消耗量试验方法》,也应该与时俱进,及时修正才是。
由此而造成的局面就是:假做真时真亦假,车企鲜有不在油耗上作假的,而你却无法查处。消费者无法做检测试验,那需要专业的设备以及计量方法。
再者,中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独立第三方。无论是油耗检测,还是碰撞实验,还是发生消费纠纷时的鉴定,甚至不久前出台的三包政策中关于第三方专家的来源,都难称真正独立第三方。
正如央视爆光的情况,检测机构的许多结果都是“做”出来的。独立吗?只怕是利益独立。这样的第三方,工信部应该狠狠地予以惩罚。
惩罚也不是长久之计,长久之计是建立真正的独立第三方。
建设真正的第三方虽然是急需,短时间内却实在难以完成。制度的完善更是需要一个漫长的时间,耐心是少不了的。
最后,我们的消费者也太没有是非心。似乎消费者也对作假很是包容,你看,海马股价不降反升了。整个社会的没有公益心、没有是非观,也是这种作假现象得以疯狂滋生的肥美土壤。
消费者,你是不是应该检点一下自己的行为?
所以,海马汽车才敢公开表示:经公司技术部门确认,公司所有上市车型均达到国家相关技术标准。公司所有车型的油耗检测均按照《轻型汽车燃料消耗量试验方法》的相关规定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公司所有上市车型油耗均符合《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要求。所有上市车型的测试结果依据《轻型汽车燃料消耗量标示管理规定》进行标识,并在中国汽车燃油消耗量网站上进行公示。
海马不是源头,也不是唯一,虽然他为了利益驱动在做假,但是,制度的不完善,监管的缺失,以追逐利益为本性的企业自然选择做假。那么多的大企业都在做假,你单单揪出一个海马来,自然难以令其口服心服。
除了微博还有微信
敬请关注
微信公众号
autoWeChat
某新势力创始人或面临11年监禁!
分享到
汽车行业关注(autochat.com.cn)12月13日报道——
据外媒报道,美国造车新势力Nikola创始人Trevor Milton可能面临着长达11年的牢狱之灾,原因是他在10月的宣判中被指控两项电信欺诈罪以及一项证券欺诈罪。据了解,检察官认为Milton从2019年开始就针对散户投资者对Nikola进行虚假宣传,并要求法官对其施以“重刑”,该案件听证会将在12月18日举行。
2014年,借着新能源汽车的风口,32岁的Trevor Milton成立Nikola公司,被称为卡车界的特斯拉,因为Nikola和Tesla合起来正是美国发明家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的名字,而当时特斯拉凭借Model S、Model X两款电动车已经成为全球知名的电动汽车制造商,Trevor Milton将公司取名为“Nikola”,颇有蹭热度之嫌。不同的是,Nikola是一家研发和生产氢燃料电池卡车、纯电动卡车并提供加氢站服务的公司,旗下产品线包括重卡、皮卡和全地形越野车,这似乎与特斯拉并没有太大的关联,但实际上特斯拉早在2017年就发布电动卡车Semi,只是由于资金、生产链等问题迟迟没能量产,甚至Nikola将Tesla告上法院,认为Tesla Semi存在侵犯专利,但最终被法院驳回诉求。
2016年,Nikola举办发布会,推出其首款氢能源卡车产品Nikola One。对于Nikola One的技术,Trevor Milton描绘得天花乱坠,称这辆氢能源卡车单次充电只需15分钟,充一次电能跑超过1000英里,而且还零排放、无污染。在当天的新闻稿中,Trevor Milton表示,Nikola在技术领域已经领先其它车企10-15年,更夸下海口称在1-2年内下来超过戴姆勒、沃尔沃等主流卡车公司。
凭借Trevor Milton的言论,Nikola成功吸引到商用车公司WABCO、氢能设备生产商Nel、光伏制造商Hanwha等,这些全球性巨头不仅与Nikola达成战略合作、共同进行技术研发,还参与融资。
2019年11月,特斯拉发布旗下第一款电动皮卡“Cybertruck”。紧跟其后,Nikola于2020年2月发布全新电动皮卡——Nikola Badge,这款电动皮卡的性能同样不容小觑。据Nikola宣传,Nikola Badge拥有906马力,980磅英尺扭矩和超过8000磅的牵引能力,燃料电池混合动力版本有600英里的续航,电动版本则有300英里的续航里程,百米加速时间和特斯拉Cybertruck成绩完全相同。从各项指标数据上来看,Nikola Badge直接狙击Tesla Cyber。
2020年6月3日,Nikola宣布与特殊目的并购公司VectoIQ Acquisition Corp.完成合并,成为全球“氢能重卡第一股”。上市三天之后,Nikola股价翻番,市值最高达到340亿美元,超过百年车企福特汽车。
2020年9月8日,美国通用汽车宣布与Nikola达成战略合作,以等值非现金资产投资获得Nikola新发行的20亿美元普通股,通用汽车将拥有Nikola公司11%股权,并可提名一位董事会成员。受该消息影响,当天通用汽车股价上涨7.93%,Nikola股价暴涨40.79%。
仅隔一天,Nikola遭到做空机构的当头一棒。9月9日,做空机构兴登堡研究公司(Hindenburg Research)针对Nikola及其创始人发布了措辞严厉的报告。报告指出,Nikola从未研发出氢燃料技术,并通过伪造大量订单来套现。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机构指出Nikola对外展示的Nikola One算不上一辆卡车,因为这辆车自身并不具备动力。Hindenburg称,在官方宣传视频中,Nikola One之所以看起来可以行驶,是将其放置在山坡上,依靠重力向下滑行。Nikola在视频拍摄过程中通过调整拍摄角度和剪辑加速,使得这个汽车模型看起来像是在飞驰一样。最终,Nikola承认相关指控,创始人Trevor Milton于2020年9月20日辞职。
令人难以理解的是,Trevor Milton只靠汽车模型和视频,就将公司市值吹到340亿美元,还将博世、通用汽车等巨头骗入坑内。其实,也不单单是Trevor Milton的忽悠技俩有多高超,背后还是新能源市场的过度吹捧,除了特斯拉和尼古拉外,包括Rivian、Lordstown等众多新能源初创公司都受到追捧,但如今很多公司都只剩下一地鸡毛。截至目前,Nikola的股价仅剩下0.718美元,总市值仅8.31亿美元。
最新财报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Nikola实现营收2431万美元,上年同期为4426万美元;净亏8.13亿美元,上年同期为5.62亿美元。其中,第三季度Nikola营收为-173万美元,上年同期为2424万美元;净亏损为4.26亿美元,上年同期为2.36亿美元。财报显示,截至2023年9月30日,Nikola的现金及等价物增加至3.628亿美元,主要通过出售新股权实现。2023年2月,Nikola在一份政府文件中表示,公司可能会在未来12个月内耗尽资金,因此可能需要“修改或终止”其业务。
除此之外,Nikola频繁高管离职。11月17日,Nikola宣布首席财务官阿纳斯塔西亚·帕斯特里克(Anastasiya Pasterick)将辞职,以“寻求其他机会”。更早之前,迈克尔·罗谢勒(Michael Lohscheller)将立即辞去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职务,董事会主席史蒂夫·吉尔斯基(Steve Girsky)被任命为新首席执行官。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汽车行业关注》,第一时间汽车行业内幕消息,一起说说汽车圈子那些事。欢迎爆料!微信号autoWechat
阅读量:0
*以上文章留言只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与立场,如果你有更多的见解,欢迎投稿分享
分享到
网友评论网友评论仅提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新款途胜L上市!售15.98万起
11月26日,北京现代旗下新款途胜L正式上市。作为中期改款车型,新车针对外观和内饰进行调整,并对轴距进行了加长处理,动力方面继续搭载1.5T燃油版和2.0L油电混动版车型。作为对比,老款途胜L售价为1
观致汽车被强制执行1.24亿!
天眼查信息显示,11月25日,观致汽车有限公司(下称“观致汽车”)、观致汽车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新增一则被执行人信息,执行标的1.24亿元,执行法院为陕西省咸阳市中级人民法院。观致汽车有限公司成立于20
长这样!新一代奥迪Q5 Sportback官图发布
11月26日,奥迪正式发布新一代奥迪Q5 Sportback和奥迪SQ5 Sportback官图,新车将于12月起在欧洲上市。其中,全新奥迪Q5 Sportback起售价为5.48万欧元(折合人民币约
工信部通报:两家电动车企产品不合格
11月2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2023年度新能源汽车监督检查结果的通报》,检查发现共有9家企业的9个车型存在生产一致性问题。具体情况通报如下:一、存在生产一致性问题的车型(一)新能源乘用车,共
理想汽车最新周榜单出炉!
11月26日,理想汽车如期发布2024年第47周(11月18日至11月24日)销量榜单。首先先来看看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销量榜单,第47周比亚迪以9.59万辆蝉联榜首,领先一众车企,同时相比于第46周的
资讯
2021年 7月轿车/SUV/MPV销量总榜丨汽车行业关注
2021年7月轿车销量总榜:1.日产轩逸 37067辆;2.丰田卡罗拉 31950 辆;3.五菱宏光MINI EV 26907辆;4.特斯拉 Model 3 22614辆;5.大众朗逸 22433辆;6.丰田凯美瑞 22042 辆;7.丰田雷凌 21054辆;8.日产天籁 18858辆;9.比亚迪秦PLUS 16753辆;10.奥迪A6L 16364辆;2021年7月SUV销量总榜:1.哈...
“精打细算”发展电动化,蔚来或抛售FE车队
最近,有外媒报道蔚来有意出售其FE(电动方程式)车队,而力盛赛车或将成为FE车队新的战略投资者。若此项交易成功,蔚来汽车则不再是FE车队的所有者,而是以赞助商的身份支持其下季比赛。对于一家车企来说,投入大量资金参加世界级赛车运动的目的无非有两个:一个是彰显其在汽车领域各方面的顶尖技术成就,另一个则是争取在赛事上的排名,为车企树立一个高大上的品牌形象。对于蔚来来说,其投资FE车队的目的也是如此。 和...
合作升级!智界被传已升级为奇瑞独立事业部
今日,据媒体报道,奇瑞加强与华为的合作。奇瑞方面已将智界事业部进一步升级为独立事业部,采用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负责全面开展智界品牌产品竞争力开发、业务经营、投资和发展管理等。目前,该部门人数规模超过
中国汽车保值率最新排行榜公布 “两田”最保值
「汽车保值率」是汽车性价比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消费者在选购车时考虑的重要参数,保值率是指某款车型使用一段时期后将其卖出的价格与先前购买价格的比值,因此对消费者选购新车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一方面可以让消
特斯拉高价销售大批二手Model 3车型
此前,电动汽车制造商特斯拉已开始在旧金山湾区(Bay Area)销售首批Model 3二手车,但只能在有限范围内通过网上销售。二手车Model 3买卖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只能通过车主或二手车经销商之间直销进行。特斯拉始终牢牢控制着二手车市场。而这一次,特斯拉官方也加入了二手Model 3的销售。开始在网站上列出2017年和2018年款Model 3二手车。他们通过自己的网站销售二手汽车,并提供二手...
撰稿人
最新24H热点 更多24H热点 >
最新资讯 更多资讯 >
最新汽车资讯 更多资讯 >
最新行业报导 更多行业报导 >
热点新闻
微信公众号
联系我们 老虎车网 电车报告 AutoBeta AutoTimes 报价宝
汽车行业关注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虎传媒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