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数据分析报告广告行业点评经销商大全汽车报价经销商平台投稿
您的位置:汽车营销分析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我为什么不看好特斯拉?

我为什么不看好特斯拉?

来源:汽车行业关注 薛凯  评论()  2015-01-31 04:30:00


作者:薛凯( @薛凯-又重名了 )

说特斯拉就不能不先说他们老板 Elon Musk ,就像说华为不能不说任正非一样。Musk 1971年生于南非,老爸南非人老妈加拿大人,拜模特老妈所赐,Musk 长得仪表堂堂,算是硅谷企业家里第一大帅哥,有人说他就是钢铁侠原型,他到确实在《钢铁侠2》里客串过一个镜头。

1995年24岁的 Musk 和他弟弟一起创办了一家网站 Zip2 ,这家网站为报纸行业提供软件技术支持,拜互联网泡沫所赐,1999这家网站卖给了Compaq,卖价3.4亿美元,你没看错,就是3.4亿美元,一家没太大名气的网站在那个时代就可以卖到这个价格。Musk 持有 Zip2 大概7%的股份,所以分了2200万美元的现金。

拿了这笔钱后,Musk 又创办了一家网站 X.com,这家网站以email为账号做在线支付。一年之后 X.com 和另一家在线支付网站 PayPal 合并了,2002年 PayPal 被巨头 eBay 以价值15亿美元的股票收购,成为 eBay 的子公司,Musk 在 PayPal 占有11.7%的股份。2002年互联网泡沫已经破灭,PayPal 卖得不算高,但是随着经济好转,eBay的股价很快就涨起来了,2002年 eBay 的股价13美元,到2004年就57美元了,我估计以 Musk 的智商,肯定不会在2002年的低点抛股票。

拿了 eBay 的钱之后,Musk 又创办了两家公司,这次我们要讲的特斯拉终于登场了,另一家是做宇航的 SpaceX,Musk 亲任两家公司的CEO,并兼任 SpaceX 的 CTO。哇,在一家火箭公司当CEO也就罢了,居然还当CTO,懂怎么做网站就很了不起了,还懂怎么发射火箭!

好了,对 Musk 的介绍到这里就差不多了,当然,他在创办了 SpaceX 和 Tesla 后并没有停止自己的创业之路,还创办了 SolarCity 和 Hyperloop。SolarCity 从字面上就能看出来是个光伏相关的公司,而且肯定是做政府赞助项目的,Hyperloop 名字好酷,Hyper 是超级的意思,loop 是回路,加一起略有点抽象,这源于 Musk 的一个伟大的设想:在旧金山和洛杉矶之间架设一根完全真空的回路管道,让胶囊状的车在管道里运行,能够让人们用不到30分钟完成旧金山到洛杉矶的560公里旅程,速度超过飞机,且 Musk 说了,造价只有60亿美元,远比高铁便宜(中国高铁每公里造价1.29亿人民币,国际报价不低于3亿元/公里,即便在中国建造560公里高铁总造价也超过120亿美元,在美国的报价会因征地、人工、材料费用大幅上升,让总报价提升一个数量级)。

看到这里你应该明白了,说 Musk 是钢铁侠真是一点也没恭维他的意思,恰恰相反,这是给钢铁侠脸上贴金。Musk 所做的每一件事都胸怀人类未来,利用现有技术做出惊人发展,具备伟大的构思和创意,一旦实施就有庞大的格局,需要全社会的热心参与和贡献,尤其需要各级政府的有力支持。

说 Tesla 之前,我们先看看 SpaceX。这家公司生产可回收的火箭,如果你上网上搜搜关键字“SpaceX”,能搜到不少他们测试火箭的视频,火箭腾空而起,然后在空中停住,再缓缓落回原来的发射位,让人叹为观止。SpaceX 应该是第一个掌握了这种可回收火箭技术的公司,过去的火箭都是一次性的,边飞边一圈一圈地往下掉用完的部分,以降低火箭的自重,现在 Musk 说:你们也太不环保了吧!这些扔掉的部分是不是可以回收再使用呢?让我来射火箭,我肯定能做到你们十分之一的价格!

SpaceX 尚未上市,查不到他们的财务状况,印象中他们还没接到过发射任务,但是已经从 NASA 拿到了一些投资,Musk 自己投资了1亿美元,NASA 追加了4、5亿,再加上一些基金的投资,构成了他们运作的资金。SpaceX 原本在2012年启动了IPO,当时的估值大概是13亿美元,在上市之前 Musk 喊了“Cut”,然后宣布在完成“火星殖民运输计划”前,SpaceX 都不会再启动IPO。

我不知道让一枚火箭飞起来,然后再落回来,是不是真的对宇航业的降成本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毕竟既不在 NASA 也不在中国二炮工作,没办法给出专业评估。可重复使用的航天器早就出现了,就是航天飞机。在设计之初,NASA 原本以为航天飞机会因可重复性利用而大幅降低发射成本,但事实证明了航天飞机造价昂贵,发射成本并未显著降低,且因重复使用而导致可靠性下降,出现了几次机毁人亡的惨剧。随后2011年 NASA 就把全部航天飞机退役了,现在主要是租用俄国的火箭来完成发射任务,俄国人在国际市场上开价最低。我略微想了想,为了回收火箭发动机而携带额外的燃料,让火箭飞起来后再平稳落回来,这个代价好像有点大了,那个发动机是不是真的那么值钱?当然,我不否认控制火箭的姿态,然后再让火箭降落,这是非常高超的技术。印象中还在几十年前航空航天界就有定论:在化学火箭的时代,发射成本最低的方式应该是空天飞机,即先用普通飞机的方式起飞,飞到大气层边缘时再启动火箭发动机加速脱离地球引力。这种方式可以少携带很多氧化剂,且充分利用了大气层,把大气层变成伙伴而不是敌人。空天飞机的概念喊了几十年了,制造难度实在太大,波音、空客、洛克希德们有构想无方案,SpaceX 很巧妙地避开了这个硬骨头,用一枚飞起来又能降下来的火箭把全世界挠得心痒痒。

现在回到 Tesla,谈谈我对 Tesla 的看法。非常幸运,Tesla 是一家上市公司,他们的财务状况可以从官网上查到。这家公司2003年成立,2010年6月29日在纳斯达克上市,募集2.26亿美元资金,股价从上市时的17美元已经涨到目前接近300美元,接近20倍涨幅,当前市值323亿美元,是美国股市上的明星。对这家公司的财务状况,我可以一言蔽之:政府补贴不断,从来没有赚钱。2010年亏损1.5亿美元,2011年亏损2.54亿美元,2012年亏损3.96亿美元,2013年亏0.74亿美元,2014年的前3个季度共亏损2.36亿美元。

2009年奥巴马政府的能源部给过 Tesla 4.65亿美元低息贷款,如果不是这笔巨资,Tesla 早就关门大吉了,而 Tesla 每卖一辆车,就可以从州政府和联邦政府拿到政策补贴,联邦政府会给予7500美元信贷,各州不等,科罗拉多政府6000美元,西弗吉尼亚7500美元。另外,凭借新能源车的概念,Tesla 可以从打算建厂的州拿到免费土地、免税等优惠政策。另外 Tesla 还有一项完全由政府主导的收入:出售 ZEV 积分。ZEV 全称 Zero-Emission Vehicle program,是美国加州政府主导的一项所谓的环保计划,强迫汽车厂商开发零碳排放汽车,具体操作方式是:厂家每卖出一辆零排放汽车,就可以从加州政府获得一定积分,而每卖出一辆非零排放汽车则需要消耗积分。这样当一个车厂的积分用完了,就必须从有积分的厂商手上买积分才能继续卖车。毫无疑问,Tesla 卖的每辆车都是零排放车,而其他车厂如果要在加州卖车都需要从 Tesla 购买积分,而且因为只此一家别无分号, Tesla可以狮子大开口。2013年 Tesla 仅靠出售 ZEV 积分就获得了1.3亿美元,可是即便如此,Tesla 也没有赚过钱。

这几年里美国电动车公司破产不断,我略微搜了搜就看到了Solyndra, Abound, Ener1, Fisker 几家公司,其中 Fisker 公司破产后被中国万向集团以1.5亿美元收购,而此前万向集团已经收购了专为 Fisker 制作电池的 A123 公司。应该说电动汽车这个行业至今尚未找到出路,并未摆脱豪富的大玩具的定位。Tesla 能够在别人破产时股价不断高涨,跟老板 Musk 善于制造各种话题关系极大。

为了让大家理解电池充电电动汽车为什么不是个前景光明的行业,我得先让大家了解一下汽车发展背后的经济原因,为什么我们的汽车是烧石油燃料的,这背后的真实原因是:石油燃料是目前人类发现的相似能量密度下最便宜的燃料,绝大多数可以作为燃料的物质,能量密度都太低,装在车上很不经济,你不能开辆卡车出门,货箱里都是燃料,而能量密度接近石油的又都比石油贵得多。

经过了这么多年的技术发展,当前汽车的发动机技术已经非常成熟,汽油经过发动机燃烧之后的排放已经非常清洁,几十年前那种冒着黑烟的汽车早就不存在了,由电脑控制的电喷车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燃尽了每一滴汽油(大众EA888除外)。而且炼油厂精炼过的汽油杂质非常少,二氧化硫之类有害气体的排放微乎其微。汽车唯一能被环保分子揪住的就是,会排出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被认为是温室气体,据说会导致地球气温慢慢升高(中国政府动不动就因为PM2.5限制汽车上路我就不吐槽了,请大家自己想想,为什么美国、西欧、日本的汽车密度不比中国低,使用的汽车和中国同代,而那些地方的PM2.5很低)。目前人类使用的燃料几乎都是碳基燃料,只要燃烧就会排出二氧化碳,要想避开二氧化碳排放只有两个办法:开发出非碳燃料,比如氢;或者干脆不要让汽车使用燃料,比如用充电电池。显然,前一个选项难度太大,而后一个恰好是 Tesla 的选择,多么有意思,就和避开了空天飞机而发展可回收火箭一样!

当然,我们不能因为 Musk 选择了更简单的技术就说他的选择不对,这个世界上最终占领市场的往往是简单粗暴的技术方案,决定因素是成本更低。我们看到了,Musk 是非常注重成本的,无论是发射火箭还是制造高铁,他强调的都是更低的成本加更好的体验。不过火箭、高铁离实物都还远着呢,他的汽车和光伏城市已经出来了,我们可以看看电动汽车和光伏城市的情况。

我们先来看光伏城市项目。中国是光伏产业第一大国,全世界的光伏设备几乎都生产自中国,其他国家往往因为中国光伏价格太低而对中国厂商开出“倾销”的罚单,意思就是说他们认为中国厂商的售价比他们估算的成本价还低。在这个前提下,目前也有一些中国环保人士在家架设太阳能发电设备,当然架这个,您最好家里是别墅,公寓房就别多想了。给一套别墅架设一个3千瓦的光伏发电设备,可以满足该别墅的照明用电,空调什么的还不行,造价大概是3万元,假设一年365天每天都能有8小时充足光照,每度电按照市价是4毛钱,3万元投资需要:30000 / 365 / 8 / 3 / 0.4 = 8.56 年才能收回成本,要是一年有一半时间雾霾或下雨,要是一天不能8小时发电,收回成本的时间还要成倍延长。这套光伏的寿命有8年吗?除了政府补贴以外,找不到任何理由让大家购买光伏发电设备。政府的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他们只有一个资金来源:收税。让政府补贴光伏设备无非是让政府每个月多收你一笔太阳能发展税,把你交上去的钱在政府手上转一圈,花掉一大半,再返还给你。当然,花掉的这一大半里应该会有一部分流入 Musk 的 SolarCity 公司里去。你要是愿意这个结果我也没话说,反正我不愿意。

最后再来看看 Musk 事业最核心的 Tesla 汽车吧。前面说过了,零碳排放汽车目前只可能有两个方向,一个比较艰难,是开发氢燃料等新燃料汽车,有人在走这条路,而且马上要商用了,这就是丰田的FCV汽车,预计明年正式上市,零售价格约723万日元,折合人民币38万元,经政府补贴后应该是27万人民币左右,充一次氢3分钟,可跑600至750公里;另一个方向就是 Tesla 为代表的充电电池车,目前这个方向做的人很多,最成功的也可以说是唯一成功的是 Tesla。

我不敢说丰田的氢燃料汽车是发展方向,毕竟这个方向目前成本太高,加氢站的建设需要的社会资源也太大,但是我很有把握说充电电池汽车难以普及,逃不脱大玩具的命运。

目前的技术下,电池的能量密度太小,Tesla 的 Model S 汽车自重2.1吨,其中电池占了600公斤,而50升的汽油重量不到40公斤,加上油箱等的总重也不到50公斤,差了一个数量级。只要还在使用当前电池技术,电池的能量密度无法出现数量级的提升,理论上以锂为载体的电池容量已经到顶了,锂电池容量只会有小幅改进,无法再有大的提升,这导致了电动汽车总是要携带几百公斤的电池到处跑。电池重点也就罢了,关键是还很贵,为了让近万块电芯协同工作,每个电芯的一致性要求就非常高,使成本成倍增加。让汽车跑200公里需要大概40度电,存储40度电的电池成本就超过了10万人民币,因此电动汽车的价格不可能降低到汽油汽车的水平。当前国际油价正好在一个低谷,不过没关系,即使油价涨到140美元一桶的历史高峰,加汽油的价格和开电动车比也便宜了太多。在美国,一辆全新的宝马5系差不多5万美元,而经过各种补贴后的 Tesla Model S 至少贵2万美元,按照高峰期油价这些钱拿来加油能让宝马5至少跑15万公里,差不多该让车报废了,而 Model S 不管是做工还是驾车体验,都很难跟宝马5相比。

有人说,那要是石油用完了怎么办?自从进入20世纪后,人类就没有摆脱过“石油危机”的阴影,每过几年就会有人冒出来说全世界石油储量只够用几十年的,结果每隔几年就会因为人类的勘探和开采技术发展,而成倍发现了新的石油资源。这两年由于新的开采技术成熟,美国开始大规模开采页岩中的石油和天然气,居然一下子就让美国从一个石油输入国变成了石油输出国。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几十年里,地球的石油资源都用不完,如果石油真的快被用完了,人类一定会发展出新的科技来,让汽车使用新的高密度能源,而不是背着落后的锂电池到处跑。

这个科技和经济的问题是充电汽车的致命伤,在现有科技和可以展望到的充电电池技术发展下,充电汽车比不上汽油汽车经济,如果科技有大突破大发展,充电汽车采用的低能量密度方式又太不科技,势必被淘汰。人类历史上新老技术切换总是因为新技术的出现降低了使用成本,从未有过高成本方案淘汰低成本方案的,即便政府做政策倾斜也无用。

至于充电汽车充电太慢、充电站太少等等,这些其实反而是末节,本来车价就在那里摆着,买得起的人自然有钱、有时间、有充电车库,不会是家里唯一的汽车,就是当大玩具买来玩的,何必管别人花多少时间精力?他真要开车去跑个长途或是越野,当然不会傻乎乎地开个特斯拉。

乔布斯死后,Musk 被包装成了新乔布斯,很多人以为 Musk 跟乔布斯一样是个产品大师,其实真不是的。乔布斯会从一个MP3,一个手机入手,制作出精良的产品,用户拿到手上由衷赞叹的是那份天才和细致;而 Musk 虽然也会开发出创意产品,他的产品带给人的主要是新奇的酷劲,Tesla 汽车的做工和同价位车比起来糙了不止一点,人机交互的定义和设计也处处体现出为了营造“酷”而牺牲了便捷的思路,比如那个巨大的 iPad 似的触控屏,让一个人一边开车一边在光滑的屏幕上触摸操作方便,还是摸着一个实体按钮方便,答案是不言而喻的。Musk 是绝对看不上乔布斯喜欢的那些MP3、手机这种小玩意儿小生意的,他的志向是星辰大海,一开口必定是格局、人类未来和政府责任。

如果你真的喜欢开特斯拉汽车,那恭喜你,你的财富已经进入了人类前2%了,爱玩什么就玩什么,反正是你的钱。如果你买了特斯拉的股票,那也要恭喜你,在过去的几年里你肯定赚了不少,不过请谨慎对待这只股票,千万不要在 Musk 脱身后继续持有,不然你赚的可能都会赔进去。如果你既买不起特斯拉汽车,又没有特斯拉的股票,还很看好特斯拉,没关系,你的意见、感受对人类发展走向基本上无关紧要,但是 Musk 很需要你们这样的粉丝来给政府施压。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汽车行业关注》,第一时间汽车行业内幕消息,一起说说汽车圈子那些事。欢迎爆料!微信号:autoWechat

    *以上文章留言只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与立场。如果你有更多的见解,欢迎 投稿 分享。

    你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错误
    你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错误
      你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错误

    首页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加入收藏刊例报价提交建议Copyright © 汽车行业关注 im4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