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数据分析报告广告行业点评经销商大全汽车报价经销商平台投稿
您的位置:汽车营销分析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新能源成为汽车共享突破口:市场可达百亿规模

新能源成为汽车共享突破口:市场可达百亿规模

来源:汽车行业关注 刘旭  评论()  2016-01-08 10:18:31

2016年开始,深圳、青岛等地新能源车分时租赁业务正式运营。一位从事汽车共享的创业公司负责人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分时租赁成为新能源汽车重要的市场化路径之一。

去年被认为是新能源汽车市场化“元年”,但公商务用车仍然是新能源汽车上量的最重要途径。广州车展期间,吉利汽车集团总裁兼CEO安聪慧表示,未来两到三年,吉利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仍然以大客户为主,受制于配套设施尚不完备等因素,新能源车的“共享”属性鲜明。

在政策强势推动下,分时租赁成为新能源车落地的最大出口。受此影响,分时租赁业务将在2016年进入爆发“窗口期”,微租车创始人兼CEO杨洋接受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按照成熟市场经验,未来80%的出行依靠汽车共享,这一市场可达到百亿规模,而且会很快到来。同时,分时租赁行业的门槛 也正在加速提升,商业模式在中国市场进入快速孵化期。

分时租赁处于1.0时代

“我们是做数据出身的互联网企业,拥有数据基础之后,我考察了包括租车、餐饮、地产等多个服务行业,发现租车行业的商业模式最落后,可尝试空间也最 大,因此选定了这个领域。”杨洋表示,微租车作为一个轻资产企业,提供分时租赁车辆的运营管理系统,与新能源车生产企业合作,打造城市汽车共享闭环。

汽车共享起源于欧洲,现在除欧洲以外,在北美、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家,都发展很快。电动汽车整车租赁业务遍布全球近十个国家。近5年来,以德国Car2go、法国Autolib为代表的电动汽车共享成功运营,为中国城市发展电动汽车分时租赁提供了重要参考。

所谓分时租赁,即“按小时定价,按分钟计价”,此计费方式让用户自由把控用车时间,省去门店人员的时间与成本,而在新能源汽车在补贴之后,租赁价格更加便宜。在车辆使用完毕后,通过互联网支付即可,让用户用车时间更合理,同时节省了不必要的车辆空闲时间。

“受限于驾驶里程等因素,新能源车并不是分时租赁的最佳选择,但在强势政策的推动下,新能源车与分时租赁形成相互促进的态势。”北汽新能源持股的绿狗租车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作为北汽新能源重要的车辆出口,绿狗租车通过分时租赁让消费者通过最小成本体验新能源汽车。

但是,处于起步期的我国分时租赁模式仍处于1.0时代。比如,由于商业模式不完善、对于车辆控制系统不完备等问题原因,目前分时租赁用户体验难尽人意,比如取车和换车网点固定,且网点难以普及。同时,在当下商业模式中,租车企业资产越来越重,当下模式的革新势必出现。

今年或迎市场爆发期

“2016年,本市计划在国家部委及北京市相关单位完成2000辆纯电动车分时租赁的示范运营,到年底计划完成6000辆,包括建成175个充电网 点。”北京市新能源汽车发展促进中心副主任韦瑾说。届时,北京市将建立基本覆盖中央驻京单位、北京市党政机关等公共机构间的自助分时租赁网。

不仅北京如此,新年伊始,由各地政府相关部门主导的新能源车分时租赁快速展开。2016年深圳2万个电动小汽车增量指标已全部配置完毕。其中,9600个电动车指标分别配置给汽车租赁企业与分时租赁公司等,元旦起深圳市民提供电动汽车分时租赁服务。

此外,青岛、武汉等地的新能源车分时租赁体系也相继完成,今年各地新能源车分时租赁将成为新能源车的最重要流向。“除了解决销售去向,让消费者体验 新能源车更为重要,通过这一方式,普及新能源车的使用习惯,对于改变目前汽车结构,推进新能源车未来的大规模普及有重要影响。”一位新能源车生产企业的相 关负责人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另一方面,新能源车正在加速实践分时租赁模式,改变用车习惯。“未来中国的汽车租赁市场将是不可估量的”杨洋同样认为,“放眼未来,租车行业必将成 为一块大蛋糕,这也就是诸多金融巨鳄进入市场的目的。但就目前而言,中国虽然拥有执照司机多达2.4亿人次,但老百姓并没有普遍形成租车使用的习惯和意 识,与欧美相比,中国80%的租赁市场仍属空白,未被开发。”

资料显示,中国仍是全球增长最为快速的汽车市场之一,但如此形势仍然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司机数量。因此,通过租车为代表的共享经济完成潜在用户的驾车需求,是接下来汽车市场的重要商机。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汽车行业关注》,第一时间汽车行业内幕消息,一起说说汽车圈子那些事。欢迎爆料!微信号:autoWechat

    *以上文章留言只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与立场。如果你有更多的见解,欢迎 投稿 分享。

    你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错误
    你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错误
      你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错误

    首页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加入收藏刊例报价提交建议Copyright © 汽车行业关注 im4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