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微博还有微信
敬请关注
微信公众号
autoWeChat
10月14日,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梅赛德斯-奔驰(中国)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和《机动车排放召回管理规定》
丰田又一次因为燃油泵缺陷启动召回!1月29日,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广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向总局备案召回计划,决定自2021年3月31日起,召回部分凯美瑞、汉兰达汽车,共计53000辆。车型方面,涉及2017年12月7日至2018年4月23日期间生产的部分凯美瑞汽车44408辆;以及2018年12月10日至2019年1月11日期间生产的部分汉兰达汽车8592辆;召回原因是由于供应商在低压燃油泵...
日前,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的要求,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召回车型:1.2014年3月17日至2018年1月31日生产的进口奥迪A5、A5 cabriolet、S5、A6、A6 Allroad、A7、A8L、Q7汽车,共计57199辆;2. 2015年3月2日至2018年3月14日生产的国产奥迪A6L汽车,共计1...
继丰田汽车日前全全球市场宣布第三次召回,因涉及燃油泵问题的车辆后,国内监督管理总局也正式发起召回通知,将召回丰田汽车共计共计401873辆,涉及车型包括汉兰达。凯美瑞等多款热门车型。
8月30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公告称,斯巴鲁汽车(中国)有限公司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方法》的要求,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自2021年9月24日起,召回2018年4月23日至2018年6月21日期间生产的部分进口2018年款森林人系列汽车,共计8辆。召回原因是召回范围内车辆由于在低压燃油泵叶轮的制造过程中树脂成型条件不完善,造成叶轮树...
今年4月底,随着最后一辆第14代丰田皇冠在一汽丰田工厂下线,国产丰田皇冠也正式停产,完成其在华生产的使命。然后该车停产不久,一汽丰田就发起一则召回,也是该车在近一年时间内的第三次召回,部分车型存在“低级错误”。6月29日,天津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宣布召回2009年12月4日至2010年12月20日生产的部分皇冠汽车,涉及问题车辆数据为127辆。具体原因为车辆的音频功放器内部的电路结构不完善,且功放...
6月11日,一蔚来车主在蔚来社区发文提问:“ET7行驶中趴窝,我该怎么办”,其在文中指出,自己仅提13天的ET7出现行驶中“趴窝”情况,自己正常行驶过程中,突然整车断电,刹车失灵,只能依靠惯性缓慢停下
2月14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最新备案召回名单,召回品牌包括丰田、捷尼赛思、现代以及克莱斯勒,召回均为进口车。其中,召回量最大的品牌是捷尼赛思。根据公告,捷尼赛思汽车销售(上海)有限公司自即日起
日本零部件巨头电装公司生产的燃油泵存在缺陷,致多家日系车企在全球范围内发起召回。今日,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网站消息,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天津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四川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广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因为燃油泵缺陷,宣布在华召回401873辆汽车,涉及凯美瑞、亚洲龙、皇冠等车型。召回大名单:(一)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决定自2021年3月3日起召回以下车辆,共计11691...
6月3日,丰田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涉及超20万辆汽车。车型方面,涉及2019年8月6日至2021年4月15日期间生产的部分卡罗拉汽车,共计191936辆;2018年10月13日至2021年4月9日期间生产的部分汉兰达汽车,共计25143辆; 2018年9月14日至2021年3月13日期间生产的部分进口雷克萨斯RX300汽车,共计10905辆。召回原因是由于零件生产工厂在高压燃油泵...
随着2020年7月的到来,意味着今年时已过半,面对突入起来的新冠病毒冲击无疑成为各家车企的冲击,使得销量受到巨大影响。然而,面对今年比2019年更少的销售体量,召回数量却远超上年。
日前,福特汽车(中国)有限公司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和《机动车排放召回管理规定》的要求,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决定自2024年5月27日
进入2020年,丰田汽车宣布了一项大规模召回行动,涉及旗下丰田品牌、雷克萨斯品牌共计25.7万台汽车,这批车辆行驶中存在发动机熄火隐患。
日前,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的要求,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决定自即日起,召回部分国产奥迪A4L、Q5L汽车,共计2505辆。 召回车型:(一)2019年4月23日至2019年5月16日生产的部分国产2019款奥迪A4L汽车,共计974辆;(二)2019年4月14日至2019年5月16日生产的部分国产2019款奥迪...
日本零部件巨头电装公司生产的燃油泵存在缺陷,致多家车企在全球范围内发起召回,然而这一缺陷仍在不断加大召回范围。据媒体报道,电装公司宣布将额外召回150多万台燃油泵,原因是这些燃油泵存在缺陷,可能导致燃油泵停止工作,从而造成潜在的车辆熄火或发生事故的风险。据此前央视财经援引日媒报道,日本汽车零部件巨头“电装公司”因生产的燃油泵存在缺陷,导致丰田、本田、斯巴鲁、马自达等车企累计超过500万辆汽车被召回...
据媒体报道,丰田将在全球范围内召回约24.3万辆左右凯美瑞轿车,涉及车型为2018款与2019款。据了解,此次召回的车辆可能会突然失去动力制动辅助,增加撞车的风险。原因是因为“相关车辆有一个系统,当驾驶员踩下刹车踏板时,可以提供动力制动辅助。该系统的特定部件可能过早磨损,并可能导致突然失去动力制动辅助”。涉及召回车辆的车主将于2022年1月份收到相关的通知,经销商后续将对真空泵进行检查,并维修或更...
马自达又召回了!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网12月16日显示,长安马自达汽车有限公司宣布,将自即日起,召回CX-30和昂克赛拉两款车型。具体涉及车型包括,2020年7月26日至2020年9月26日期间生产的部分MAZDA CX-30和次世代MAZDA3 昂克赛拉(2.0L)汽车,合计5664辆。因水管密封不强可能导致防冻液渗出。召回通告中称,本次召回范围内的车辆,由于供应商在发动机水管座生产过程中对水...
众所周知,爆胎的危害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在高速路上突然遇到爆胎,造成的后果往往非常严重。近日,据网友爆料,自己的奔驰车买回来时,销售介绍车辆是防爆胎,没想到在高速行驶时却出现轮毂和轮胎分离,这是什么情况呢?据了解,8月2日,昆明的周先生在中升远安昆星购买了一辆奔驰S320,共计花费了76万多。可是购车10天之后,新车就开始频繁出现各种问题。8月28日,周先生车辆在渝昆高速上行驶突然就爆胎了。据周先生...
受电装公司生产的燃油泵影响,丰田、本田大规模召回了问题车型后,又一家车企将在国内启动召回。近日,长安马自达汽车有限公司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将自2020年10月30日起召回共计29134辆汽车。其中,召回2018年9月13日-2019年8月30日生产的部分Mazda3 AXELA昂克赛拉汽车,共26444辆;召回2018年10月14日-2020年5月15日生产的部分CX-8汽车,共...
受电装公司生产的燃油泵影响,多家日系品牌遭遇大规模问题车型召回后,又一家车企将在国内启动召回。日前,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将自2020年10月30日起召回共计16792辆汽车。
众泰汽车一大楼突发情况
今日多名网友报料,众泰汽车某大楼出现突发情况,一名男子爬上楼顶,消防员在现场开展工作。
2020-08-31 14:17:55了解详情
重磅!发改委拟放开汽车限购,全面增加车牌指标
中国汽车销量持续下滑,汽车消费趋势逐步下降,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国家发改委有望引导进一步放开限购政策,全面鼓励汽车消费。从网曝文件,国家发改委下发《推动汽车、家电、消费电子产品更新消费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实施方案(2019-2020年)(征求意见稿)》,计划进一步扩大汽车等消费市场,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文件中还详细讲述具体实施方案,在汽车领域共有9点支持条例。其中最为重要的是,限购城...
2019-04-17 17:36:07了解详情
雷克萨斯LM在日本本土竟属“进口”车型,售价2580万日元
丰田作为日本最大的汽车厂商,而雷克萨斯又是品牌旗下的高端品牌,意味着雷克萨斯就是一个日本本土品牌。但在日前,有消息显示雷克萨斯品牌下的最新旗舰车型LM在日本却成为“进口”车型。
2020-08-21 19:44:14了解详情
能量密度304Wh/kg!宁德时代电池技术实现突破
目前市面上的新能源汽车主要还是电动车,而续航是电动车的一大硬伤,问题的根本还是电动车所使用的动力电池能量密度迟迟没有突破性的发展,现在宁德时代传来了好消息,该公司研发出了电池质量能量密度达304Wh/kg的样品。宁德时代最新消息,该公司研发团队攻克动力电池正极和负极材料等关键核心技术,开发出比能量(质量能量密度)达304Wh/kg的样品,在国际市场上处于领先地位。业内分析认为,目前宁德时代的技术突...
2019-03-22 17:13:49了解详情
大变样!新一代博越L官图发布
下降 45.19%!赛力斯最新销量公布
索赔200万!比亚迪起诉某自媒体
突发!余承东卸任车BU董事长
豪华品牌全部下滑!进口车销量榜公布
联系我们 老虎车网 电车报告 AutoBeta AutoTimes 报价宝
汽车行业关注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虎传媒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