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微博还有微信
敬请关注
微信公众号
autoWeChat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2020年度新能源汽车监督检查结果。结果显示,在新能源乘用车、新能源客车、新能源专用车三大领域发现共有7家企业的8个车型不符合生产一致性要求。在新能源乘用车方面,两家企业的2个车型产品不符合相应要求。其中,南京金龙客车的NJL6420EV3纯电动多用途乘用车(即开沃创业者)涉及30分钟最高车速不符合国家标准或管理规定。东风汽车旗下的DFM7000G1F9BEV纯电动轿车(即...
福田汽车近日发布2019年年度业绩预盈公告,公告显示,预计2019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36000万元左右,而去年同期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357458 万元。福田汽车在公告中表示,2019年年度业绩预盈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转让北京宝沃汽车67%股份,转让后北京宝沃汽车将不再纳入合并范围,使得业绩同比大幅减亏。资料显示,2014年福田汽车以500万欧元的价格收购了宝沃汽车,被收购后的宝沃汽车...
报道“某自主车企爆发群体事件,员工开始拉横幅维权”引起社会关注,针对员工维权事件,3月23日比亚迪官方作出了明确回复,承认确实存在有员工维权,主要是消息不对称所致。近日比亚迪员工在工厂大门拉起维权横幅,声讨比亚迪。横幅中显示,“19部新能源客车厂,疫情期间假复工,职能部门视而不见”、“我们要生活,我们要吃饭”。比亚迪第十九事业部主要从事新能源客车整车、客车专用底盘的研发和制造。针对上述消息,比亚迪...
日前,商用车制造商依维柯(IVECO)发布全新品牌标识。从整体设计来看,新标识依然由IVECO大写字母组成,字母颜色由蓝色换为黑色,唯独E字母中间的横线为蓝色。细节方面,相比于此前版本,IVECO字母
11月19日,工信部发布新能源汽车监督检查结果,发现部分新能源产品存在生产一致性问题,包括北汽、广汽、广汽本田、比亚迪等25家企业被点名。工信部表示,为规范新能源汽车生产行为,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根据《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该部建立了道路机动车辆产品生产一致性监督检查结果通报制度。在近期组织的对乘用车、客车、专用车等3个类别的新能源汽车产品监督检查中,共有25家企业的2...
相对于燃油车型,纯电动车型出现的时间并不长,并且存在的顾虑也不少,致使混动车型成为部分为上牌的消费者首选。近日,上海则率先出台了新能源汽车新政,2023年起插电式混动不再送绿牌,意味着未来上市民要想更容易上牌只能选择纯电车型。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发布了第四批新能源汽车财政补助资金的公示。共涉及7家企业的748辆新能源汽车,拟拨付资金3441.42万元。其中乘用车企包括奇瑞、北汽、上汽以及江淮。北汽占据了补贴资金的大头,达到了2563.3万元。 据了解,本次公示是按照北京市市《关于调整北京市示范应用新能源小客车相关政策的通知》(京科发一〔2017〕25号)文件、《北京市示范应用新能源小客车财政补助资金管理细则(修订)》(...
8月25日,北汽瑞翔旗下首款车型北汽瑞翔X5正式上市,新车共推出10款车型,售价区间为7.38-12.38万元。从外观来看,北汽瑞翔X5采用了全新的外观设计,前脸采用了一个大尺寸的前进气格栅,中网内部采用了直瀑式格栅,造型犀利的大灯内部采用了熏黑处理,并与前格栅采用了一体化布局。进气格栅中间为北汽瑞翔的全新品牌LOGO,采用银色金属质感星型造型,中间采用镂空设计。尺寸方面,北汽瑞翔X5长宽高分别为...
6月12日,在第二十三届重庆国际汽车博览会,全新汽车品牌北汽瑞翔正式发布。北汽瑞翔是谁?据官方介绍,北汽瑞翔是由重庆市、合川市两级国有企业与北汽集团合力打造的整车制造商,合川区以北汽银翔战略重组、北汽瑞翔新车下线为契机,推动全区汽车产业发展。根据天眼查信息显示,北汽集团持有北汽瑞翔25.99%股份为第一大股东,旗下国开发展基金有限公司持股12.65%,重庆银翔系持股61.35%为实际控股股东。换而...
汽车行业持续低迷下,许多曾名声大噪的自主汽车品牌,如今像销声匿迹不见踪影一般,经营困难陷入停产,或被收购的命运。川汽野马汽车日前召开品牌招商会,与多家经销商签下合作协议拓展渠道,并发布产品计划。与其他品牌不同,野马汽车此举也向外界宣布“还活着”。野马汽车未来将重心投入到三四五线消费市场,预计到2020年底,全国将建成上千家销售店,2025年则达到上万家。 野马汽车还对外透露,将于2021年底前,推...
工信部发布最新处罚决定书,对11家机动车生产企业做出行政处罚。据了解,2018年8-12月,工信部在开展2018年度车辆生产一致性专项检查过程中,发现上述企业有部分产品不符合《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管理中关于生产一致性管理的相关规定。责令这11家企业停止生产和销售违规产品,并撤销产品《公告》 ;进行为期6个月的整改,整改期间暂停《公告》新产品申报资格,整改完成后工信部将对整改情况进行验收...
1
1月18日,工信部对近期组织的生产一致性监督检查结果进行通报。在载货汽车、专用车、挂车、乘用车等4个类别的传统汽车产品监督检查中,共有24家企业的24个车型存在生产一致性问题。其中在传统乘用车方面涉及3家企业共计3款车型产品,涉及内后视镜、座椅头枕、液压制动软管等生产企业名称与《公告》备案参数不一致,不符合《公告》管理要求。三家车企分别是江淮汽车、一汽-大众和奇瑞汽车,三款产品分别是2019款江淮...
因被检查出不符合标准规定的产品,北汽、广汽、广汽本田、比亚迪、吉利等25家企业被工信部点名
生产资质一直是国内造车新势力最急需解决的问题,没有生产资质的情况只要么寻求“代工生产”的模式,要么收购相关企业获得生产资质。近日,福建新福达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发生投资人(股权)的工商变更,原股东三龙集团有限公司退出,新增零跑汽车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100%。也就是说,福建新福达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已经成为了零跑汽车有限公司旗下子公司。福建新福达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11月,是国家汽车整车定点生...
根据工信部合格证产量数据,2019年5月共产出11.1万辆,动力电池2019年5月装机量约为5.684GWh,同比增长28%,环比增长5.5%。其中,纯电动车型装机占比96.2%,插混车型装机占比3.6%,剩余为燃料电池车型装机。2019年5月电动装机量主要来源于纯电动车。纯电动乘用车5月产量为8.1万辆,装机量为3.78GWh,占总装机量的56.5%。其他车辆细分市场上,由于插混乘用车产量较上月...
据美的集团官微发布,美的新能源汽车新品将于5月18日正式发布。官方消息一出,是否意味着继百度、小米、创维、360之后,家电领域的美的集团也要入场造车了?实际上并不是,官方表示,美的集团在明日的发布会上将公布旗下威灵汽车部件产品研发的源动力能量仓、激光雷达等汽车零部件,并非整车制造。此前,美的集团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曾表示,美的只做汽车部件,不会直接造车。据了解,在今年的上海车展上,美的集团将展出了威灵...
近日有消息指出,比亚迪员工在工厂大门拉起维权横幅,声讨比亚迪。横幅中显示,“19部新能源客车厂,疫情期间假复工,职能部门视而不见”、“我们要生活,我们要吃饭”。
曾被李嘉诚看好并手握“双资质”的长江汽车,在面临各种危机的环境下,终于找到突破口了。日前,长江汽车官方发布信息称,此前与欧洲客户达成的零部件订单已经进入交付期。10月7日,长江汽车的欧洲合作伙伴一行到访长江汽车,在长江汽车项目相关负责人陪同下,对即将交付的首批长江G08/V8100平台电动汽车核心零部件进行运前检查。通过全流程检查,欧洲客户对长江汽车首批关键零部件产品十分赞赏,并要求尽快安排发运。...
众泰汽车一大楼突发情况
今日多名网友报料,众泰汽车某大楼出现突发情况,一名男子爬上楼顶,消防员在现场开展工作。
2020-08-31 14:17:55了解详情
重磅!发改委拟放开汽车限购,全面增加车牌指标
中国汽车销量持续下滑,汽车消费趋势逐步下降,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国家发改委有望引导进一步放开限购政策,全面鼓励汽车消费。从网曝文件,国家发改委下发《推动汽车、家电、消费电子产品更新消费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实施方案(2019-2020年)(征求意见稿)》,计划进一步扩大汽车等消费市场,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文件中还详细讲述具体实施方案,在汽车领域共有9点支持条例。其中最为重要的是,限购城...
2019-04-17 17:36:07了解详情
雷克萨斯LM在日本本土竟属“进口”车型,售价2580万日元
丰田作为日本最大的汽车厂商,而雷克萨斯又是品牌旗下的高端品牌,意味着雷克萨斯就是一个日本本土品牌。但在日前,有消息显示雷克萨斯品牌下的最新旗舰车型LM在日本却成为“进口”车型。
2020-08-21 19:44:14了解详情
能量密度304Wh/kg!宁德时代电池技术实现突破
目前市面上的新能源汽车主要还是电动车,而续航是电动车的一大硬伤,问题的根本还是电动车所使用的动力电池能量密度迟迟没有突破性的发展,现在宁德时代传来了好消息,该公司研发出了电池质量能量密度达304Wh/kg的样品。宁德时代最新消息,该公司研发团队攻克动力电池正极和负极材料等关键核心技术,开发出比能量(质量能量密度)达304Wh/kg的样品,在国际市场上处于领先地位。业内分析认为,目前宁德时代的技术突...
2019-03-22 17:13:49了解详情
大变样!新一代博越L官图发布
下降 45.19%!赛力斯最新销量公布
索赔200万!比亚迪起诉某自媒体
突发!余承东卸任车BU董事长
豪华品牌全部下滑!进口车销量榜公布
联系我们 老虎车网 电车报告 AutoBeta AutoTimes 报价宝
汽车行业关注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虎传媒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