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微博还有微信
敬请关注
微信公众号
autoWeChat
由于2月份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2月份汽车行业几乎处于停滞的状态,虽然下半月部分车企和经销商已经陆续复工,但是由于汽车产业链较长,实际上汽车产业的复工率并不高,导致2月销量回落至2005年的水平。此外,2月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再创新高,同比上升27.7%至81.2%,给不少经销商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最新产销数据,今年2月汽车产销同比大幅下滑。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8.5万辆和3...
众所周知,2月份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各地“抗疫”措施以及防控力度的不断加强,导致今年2月整体车市处于冰封的状态,对汽车销量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即使是国内两大自主车企也未能独善其身,从吉利汽车和长城汽车公布的销量数据来看,2月销量跌幅超过70%。吉利汽车于3月9日公布最新销量数据,数据显示,吉利汽车(包括吉利、领克、几何三个品牌)2月销量为21168辆,较去年同期下滑75%;1-2月累计...
3月30日,丰田汽车集团对外发布了2022年2月产销数据。数据显示,2022年2月丰田汽车全球产量为740996辆,同比增长11%,全球销量为701339辆,同比减少2%。具体来看,在销量方面,2月丰田汽车全球销量为701339辆,连续6个月同比下滑。其中日本本土销量因芯片短缺等因素的影响持续低于上年,2月销量下降26%至101714辆,不过海外市场的销量表现较佳,2月销量同比增加4%至59962...
本田汽车2月终端汽车销量不乐观 同比降低1.5%近日,本田汽车发布2019年2月在中国的终端汽车销量。2月本田汽车在中国的终端销量只有75,907辆,同比降低了1.5%,此次销量下滑受农历新年放假的一定影响。其中,广汽本田2月终端销量为40,508辆,同比降低了4.2%,销量很不乐观;东风本田2月终端销量为35,399辆,同比微微增加了1.8%,可得出东风本田比广汽本田更受欢迎,有可购买的意向。在...
3月2日,长城汽车对外公布2025年2月产销快报。数据显示,2月长城汽车销量为7.79万辆,同比增长9.65%,其中新能源车销量为1.51万辆,海外销量为3.12万辆;2025年1至2月,长城汽车累计
长城汽车发布2月份产销数据,报告显示,2月长城汽车销量为10023辆,同比下滑85.5%;前两个月累计销量为90284辆,同比下滑50%。由于2月疫情持续影响导致生产和销售受到限制,因此数据大幅下滑并不让人意外。其余车企公布的数据对比,吉利汽车2月销量同比下滑75%;比亚迪跌幅为77%;包括丰田汽车、本田汽车的跌幅也在70%以上。乘联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报告显示,国内车市1月乘用车销量同比下降20.4...
从大众官方方面获悉,一汽-大众2月终端销量为118,053辆(包含奥迪进口车),较1月份同比下降5.3%。其中,大众品牌2月销量为78,045辆,同比下降8.6%,而奥迪品牌(包含奥迪进口车)2月销量为40,008辆,同比增长2.0%其中,一汽-大众的宝来在2月销量为15,442辆,较1月份同比增长5.7%;速腾销量为13,511辆;迈腾销量为9,601辆;高尔夫家族销量为7,410辆。TAYRO...
3月3日,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上汽集团”)发布2025年2月产销数据。数据显示,2025年2月上汽集团整车合计销量为294942辆,同比增长41.90%;今年1-2月累计销量为559108
3月7日,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东风集团”)发布最新产销数据。数据显示,2025年2月东风集团销量为10.91万辆,同比下滑4.8%;2025年1-2月东风集团累计销量为22.59万辆,同比
3月9日,广汽集团发布2020年2月产销快报。数据显示, 2月广汽集团产销量分别为17313辆和19347辆,同比分别下滑82.67%和81.08%;1-2月累计销量为195618辆,同比下滑37.30%。具体车型方面,轿车车型2月销量为10428辆,同比下滑80.42%,年度同比下滑44.23%;MPV车型2月销量为1624辆,同比下滑71.22%,年度同比下滑30.46%;SUV车型2月销量为...
乘联会数据显示,2月国内狭义乘用车市场零售销量为109.5万辆,同比下滑21.0%,环比下滑46.2%。其中,轿车销量为49.8万辆,同比下滑23.9%,环比下滑45%。从《汽车行业关注》统计的2月中
2月全国各地级市进入了全面防控疫情的关键时期,汽车制造商工厂基本停产至2月中旬,经销商门店也无法正常开展营销和销售活动,受疫情影响,今年2月我国狭义乘用车市场产销量分别为21.5万辆和25.2万辆,同比下滑80.6%和78.5%。其中,2月份SUV销量为10.5万辆,同比下降79.3%;1-2月累计销量为90.7万辆,同比下降37.4%。从销量排名前十五车型来看,全部车型销量均实现同比下滑。最小跌...
由于2月疫情防控进入关键点时期,消费者居家隔离,汽车制造商停产待工以及经销商无法正常开展营销活动,导致今年2月销量十分不乐观。从东风汽车集团发布的2月合资公司销量情况来看,四家合资车企的销量都不是很“好看”,东风日产的销量略优于其它三家车企,法系车东风雷诺和神龙汽车2月销量依旧惨淡。具体销量,东风日产2月销量为14643辆,1-2月累计销量为104672辆,同比下滑31.6%。受疫情影响,东风日产...
在去年年初本田经过质量门风波销量陷入低谷后,得益于十代雅阁的推出以及加大终端优惠力度,下半年销量已经逐渐回升,今年1月销售也实现了8.2%的增长,不过在刚过去的2月,本田中国销量出现了1.5%微降。2月份,本田中国在华终端销量为75907辆,同比下跌1.5%。其中广汽本田当月终端销量为40508辆,同比下降4.2%;东风本田2月终端销量为35399辆,同比增长1.8%。2019年1~2月本田在华终...
近日,作为日系主要车企之一的本田汽车率先公布了2月在华销量,成绩较上年实现很大幅度的增长,但环比上月的销量却几乎腰斩。
乘联会数据显示,2025年2月国内乘用车市场零售销量为138.2万辆,同比增长25.6%,环比下降26.4%;2025年1-2月累计销量为317.6万辆,同比增长1.1%。其中,2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
3月2日,比亚迪对外公布2025年2月产销快报。数据显示,2025年2月比亚迪新能源车销量为322846辆,同比增长163.96%;1-2月累计销量为623384,同比增长92.52%。其中,2月纯电
3月8日晚间,国内三家自主车企吉利汽车、比亚迪汽车和长城汽车已发布2021年 2月销量情况。从公布的数据来看,三家车企销量均出现大幅同比增长,但是基于去年疫情影响致销量基数过低,同比增长并无太大的参考价值。作为自主头部的吉利汽车,2月份销量为77,221辆,1-2月累计销量为233,547辆。截止今年2月,吉利汽车已完成153万辆年销量目标的15%。在销量上,吉利汽车稳居自主品牌第一阵营。今年2月...
日本四大车企2月份在华销量全部公布,仅丰田一家增长,其余三家均下跌。值得注意的是,丰田继续成为日系车企领头羊,销量高于本田和日产,另外马自达跌幅进一步扩大。部分车企出现销量下滑,以及销量基数较低的现象,受到春节长假及整体汽车市场低迷的环境影响。2月份,丰田汽车整体在华销量为8万辆,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3.3%,是唯一一家日系车企实现正比增长的,同时丰田连续两个月超越本田和日产,成为日系在华新车销售的...
乘联会数据显示,2024年2月乘用车市场零售销量为109.5万辆,同比下滑21.0%,环比下滑46.2%。其中,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为38.8万辆,同比下滑11.6%,环比下滑42.2%。从2月新能源
众泰汽车一大楼突发情况
今日多名网友报料,众泰汽车某大楼出现突发情况,一名男子爬上楼顶,消防员在现场开展工作。
2020-08-31 14:17:55了解详情
重磅!发改委拟放开汽车限购,全面增加车牌指标
中国汽车销量持续下滑,汽车消费趋势逐步下降,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国家发改委有望引导进一步放开限购政策,全面鼓励汽车消费。从网曝文件,国家发改委下发《推动汽车、家电、消费电子产品更新消费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实施方案(2019-2020年)(征求意见稿)》,计划进一步扩大汽车等消费市场,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文件中还详细讲述具体实施方案,在汽车领域共有9点支持条例。其中最为重要的是,限购城...
2019-04-17 17:36:07了解详情
雷克萨斯LM在日本本土竟属“进口”车型,售价2580万日元
丰田作为日本最大的汽车厂商,而雷克萨斯又是品牌旗下的高端品牌,意味着雷克萨斯就是一个日本本土品牌。但在日前,有消息显示雷克萨斯品牌下的最新旗舰车型LM在日本却成为“进口”车型。
2020-08-21 19:44:14了解详情
能量密度304Wh/kg!宁德时代电池技术实现突破
目前市面上的新能源汽车主要还是电动车,而续航是电动车的一大硬伤,问题的根本还是电动车所使用的动力电池能量密度迟迟没有突破性的发展,现在宁德时代传来了好消息,该公司研发出了电池质量能量密度达304Wh/kg的样品。宁德时代最新消息,该公司研发团队攻克动力电池正极和负极材料等关键核心技术,开发出比能量(质量能量密度)达304Wh/kg的样品,在国际市场上处于领先地位。业内分析认为,目前宁德时代的技术突...
2019-03-22 17:13:49了解详情
大变样!新一代博越L官图发布
下降 45.19%!赛力斯最新销量公布
索赔200万!比亚迪起诉某自媒体
突发!余承东卸任车BU董事长
豪华品牌全部下滑!进口车销量榜公布
联系我们 老虎车网 电车报告 AutoBeta AutoTimes 报价宝
汽车行业关注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虎传媒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