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汽车行业关注(autochat.com.cn)04月02日报道——
近日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公布第二批碰撞车型最终成绩,比亚迪宋MAX在11款车型中安全评级最差,也是该批次唯一的一款车内乘员安全保护得到P(较差)的车型。根据中保研更新的结果,我们发现比亚迪宋MAX 25%偏置碰撞和侧面碰撞都是差评,B柱竟然被撞断了。
一辆车从设计、研发到生产,安全结构的考量十分重要,厂家设定标准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整车安全系数,标准低了,结构安全性当然上不去。从结果来看,比亚迪宋MAX这款车确实惨不忍睹。
两批测试车型共计23款车,比亚迪宋MAX与宝骏510都处于比较差的水平,碰撞结构保护令人堪忧,均位于垫底位置。与同为B柱断裂的东风本田思域相比,宋MAX则在小偏置碰撞同样沦陷。
此次测试的宋MAX为中低配车型,仅配备主副驾正面气囊及前排侧气囊。正面25%偏置碰撞宋MAX被评为P(较差),主要体现对车内人员保护不到位,结构侵入量较大所致。
侧面碰撞的速度为50km/h,结果可以看到宋MAX侧面严重变形,前后车门位置偏移量较大,主要原因体现在B柱未能扛住50km的速度冲击。中保研在报告中评价说明:“B柱与驾驶员座椅中线之间的距离为1cm ,B柱底部完全撕裂”。
车辆B柱是整车侧面最核心的安全结构件,因侧面溃缩区极小,当车辆侧面受到冲撞时,车门、B柱需要承受非常大的压力,几乎不可能有任何妥协。
出现B柱完全断裂的现象在合资车型思域身上同样发生过,但宋MAX的情况似乎要严重一些,侵入量更大。碰撞后B柱与驾驶员座椅中线之间的距离,宋MAX只有1cm,而思域为8cm,成绩垫底的宝骏510也有2.5cm。
这样的结果当然会带来严重的后果,比如报告中驾驶员头部、颈部及躯干都会受到伤害,而后排乘员躯干基本未能形成有效保护。
而在正面25%偏置碰撞中,宋MAX同样被评为P(较差)等级,主要体现在乘员舱上部侵入量较大、碰撞中车门打开等。从结果图来看,A柱已弯曲变形。
由于存在结构性的意外变形,对车内人员造成伤害,最终宋MAX在车内乘员保护该项目中被评为P(较差),可以被判定为不合格了。
而其余方面,宋MAX“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性”同样获得P(较差),相比宝骏510表现比较好的项目,只剩下车顶强度和对车外行人的安全保护了。
有意思的是,网上通常流传着比亚迪与某些车型的事故对比图,以此突显比亚迪“耐撞”,甚至还流传“公路坦克”的说法。从比亚迪官网宣传中,宋MAX这款车采用3H超高强度全方位碰撞吸收安全车身,听着就很高级的样子,结果被中保研打脸了。
谁曾想,一款售价10万元左右、最顶配的插混版售价接近20万的国产品牌家用MPV,碰撞成绩竟然如此不堪,防火墙入侵严重,B柱被撞断,成为中国第二款B柱断裂的测试车。有的网友甚至会问:“这是低配车啊!”不管低配高配都一样,厂家并不会在车身主体结构上做区别对待,无非动力系统和配置上的差异罢了。
从中保研两批23款车型的碰撞测试结果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外资品牌国产车都出现区别对待的现象,同样的测试方式却出现中国车成绩更差的情况,而自主品牌也没有太大的提升,只能盼望厂家在后续产品里做出针对性的改进。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汽车行业关注》,第一时间汽车行业内幕消息,一起说说汽车圈子那些事。欢迎爆料!微信号autoWechat
阅读量:0
*以上文章留言只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与立场,如果你有更多的见解,欢迎投稿分享
3月31日,乘联会对外公布2025年1至2月全年国内汽车进口车销量数据。数据显示,今年前2月国内进口汽车销量为5.6万辆,同比下滑46%,进口车持续萎缩压力较大。细分来看,从今年前2月各大国别销量情况
据《车质网》最新3月投诉数据显示,榜单前十名的品牌分别有比亚迪、理想汽车、吉利汽车、长安汽车、一汽丰田、东风日产、广汽本田。其中,比亚迪与理想汽车均都是因为价格变动,导致投诉量剧增。比亚迪3月的投诉量
当前,新势力车企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进入2025年,造车新势力“头把交椅”易主。据《汽车行业关注》统计,2025年一季度销量前三新势力分别为小鹏汽车、理想汽车、零跑汽车,交付量分别为94008辆、92
日前,“小米SU7高速上爆燃致3人遇难”事件引发社会关注。据《汽车行业关注》查询后了解到,当事人家属王女士@诗雨370491153 已经清空所有有关这次小米事故的微博。此前,她曾在微博发布关于SU7爆
4月2日,特斯拉对外发布今年一季度的产销数据。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特斯拉的销量为336,681辆,与上年同期相比下滑13%,低于市场预估的37.3万辆汽车。值得一提的是,特斯拉在一季度的销量不佳,与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