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汽车行业关注(autochat.com.cn)12月04日报道——
沉寂半年的中保研C-IASI,在日前“一口气”发布了多达5款车型的碰撞报告,其中不乏出现多款此前已被测评的车型,这让也原本逐渐被网友遗忘的中保研C-IASI再次掀起舆论。而针对“沉寂”的种种因素,中保研也做出了回应。
众所周知,中保研作为一家由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牵头发起,八家财产保险公司出资建立的,不仅是国际机构RCAR组织在中国唯一的正式会员机构,以及大家熟知的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IIHS也是该机构的会员之一。
自成立之后,因为有着与美国IIHS正面25%偏置碰撞的测试,让不少车型都现出“原型”,这与国内五星安全的中汽研C-NCAP有着较大反差,也因此备受业内外关注,甚至因为“销量神车”帕萨特遭遇在中保研C-IASI的安全性成绩垫底,更是让中保研名声大噪。
不料,在中保研进行本田皓影评测后,车辆虽然A柱撞弯,但是车内乘员安全指数为G(优秀)。第二天,官方又发布声明测评结果敏感数据被盗,皓影测评成绩将择日发布。便让中保研深陷舆论危机,持续半年之后。12月2日,中保研再次公布5款车型碰撞报告,其中也包括本田皓影,没想到的是此次中保研官方发布的本田皓影的成绩,和此前被盗的成绩数据一致,耐撞性与维修经济型为P(较差);车内乘员安全指数为G(优秀)。
由于此前在中保研碰撞测试过的车型,大多会在网络上掀起轩然大波,而此次中保研公布的车型却普遍表现较好,以致于再次掀起网友们的质疑,更是有网友觉得“中保研充值了?”
针对此事,中保研相关领导及专家接受了《中国新闻周刊》记者专访,对外界普遍质疑的问题进行了回应。
其中,关于本田皓影于近日才发布的评测结果,中保研汽车技术研究试验中心(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 刘明边上:网络热议的“皓影事件”其实是在C-IASI发生的一起“数据泄露”事件。在发布皓影车型的测评结果之前,C-IASI官方并未发布过这款车型的测评结果。
至于为什么皓影在评测中A柱已被撞出明显的弯折,但官方发布还是获得多个G(优秀)评级。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副主任 许伟表示,中保研对车辆的评测内容都将是以人体的伤害为标准,比如有乘员防护与乘员生存空间。因为大多数车辆在发生事故时,或多或少都会出现一定的变形,但官方考核主要的指标是集中在车辆和乘员仓,以及防火墙后面的一些部位。
实际上来说,就是官方指数规定的考核点是乘员舱上部A柱门位置的上角点,有4个考核点,规则详细有标明,在A柱和车顶交接点的位置我们并没有设置考核指标。在视频看来,车型虽然出现较大变形,但不能就此判断所有A柱的缺陷,也不能通过A柱前面车顶部分跟A柱连接的部位有变形来判断这个车好与坏,这个是不太科学。准确方式应该是根据车辆前部碰撞中,乘员仓下端和上端规定的考核点来进行车辆的判断的,不是仅凭肉眼来判断。
也由于此次公布的5款车型中,有三款车型出现肉眼可见的A柱弯曲,但三者中只有马自达6获得A(良好),皓影和领克获得G(优秀)。与此前A柱出现弯曲的车型,均为获得过G(优秀)的表现有着明显反差。另外,中保研还袒露可以看出此次2020款大众帕萨特碰撞评级获得较好的表现,也是体现出上汽大众的响应速度,快速对车辆安全进行整改,基本全G(优秀)通过,也说明提升明显。仅仅半年多将近一年的时间就能获得这样快速的改变,体现了企业的技术能力。不过也正是保险安全指数的重要性,才得以促进车企对旗下车型的安全性和维修经济性的实现较快的提升。
不管怎么说,中保研此次的回归必然还将承受一定舆论危机,但由于相比五星安全的中汽研C-NCAP,中保研也还是更有可观性,随着更多车型的车身,也将促进车企的对旗下车型的重视。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汽车行业关注》,第一时间汽车行业内幕消息,一起说说汽车圈子那些事。欢迎爆料!微信号autoWechat
阅读量:0
*以上文章留言只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与立场,如果你有更多的见解,欢迎投稿分享
4月1日,国内新势力品牌陆续如期对外发布2025年3月交付数据,这是2025年以来相对正常的交付月度,不再受到春节假期的影响。从交付数据来看,国内各大新势力品牌都交出了相对不错的成绩单,整体普遍实现增
3月31日,恒大汽车发布一则《内幕消息》,内容包括1、与相关附属公司有关的裁决更新;2、延迟刊发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之年度业绩公告;3、暂停交易。恒大汽车在公告中表示,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
4月1日午间,针对小米SU7“在高速路上碰撞后爆燃致人员伤亡”一事,小米公司发言人官方回应。小米公司发言人表示:“2025年3月29日22时44分,一辆小米SU7标准版在德上高速公路池祁段行驶过程中遭
3月31日晚,赛力斯对外公布2024年年度业绩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赛力斯实现营业收入1451.76亿元,同比增长305.04%,创历史新高;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9.46亿元,同比扭亏;
“东风雷诺汽车有限公司”已正式更名为东风汽车(武汉)有限公司,雷诺股份有限公司完全退出股东行列,意味着,东风雷诺正式成为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