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汽车行业关注(autochat.com.cn)12月16日报道——
因AB柱异响问题严重,一汽马自达阿特兹早前在网上遭受大量投诉,甚至出现车主维权事件。厂家给出过解决方案及官方回应,能否彻底解决用户困扰暂没有确切的说法,但至今网上依旧会出现异响投诉情况,进而影响阿特兹的终端销售。
近日有消息称,一汽马自达4S店推出购阿特兹享“全额退换”的政策。从4S店海报来看,消费者购买阿特兹全系车型,只要出现异响问题,2021年8月31日前可进行全额退换,包括购置税、交强险。
一方面,这是4S店面对舆论影响及厂家解决方案后,作出的进一步弥补措施,即是无奈之举,也是增强消费者购买信心的举措。另一方面,对于异响程度的定义,该按照什么样的标准或如何判定,难以有统一的说法。不过,在海报的右下方小字里写着——最终解释权归一汽马自达某4S店所有。
有网友表示:“到时候就怕扯皮了,异响这东西看怎么定义了。”另有网友称,“营销噱头很好,实际上操作有太多不确定性。”
意味着,车辆出现响声,到底属于“异响”还是“正常现象”,难以有统一标准进行厘定,可操作的空间较大,无疑增加了消费者“维权”难度。甚至有网友说:“异响这事儿真不好说,你说响,我说不响,谁来判定呢?”
阿特兹也被车主吐槽为“阿特吱”。今年以来,众多车主在网上持续投诉,阿特兹新车存在中控异响、AB柱异响等问题,非常影响驾驶体验。由于涉及车身及车辆结构问题,众多车主在多次返店处理后也未能有效解决异响。在月度投诉榜上,阿特兹的排名也一度高居不下。至今,在投诉网站及阿特兹论坛上,还会出现影响投诉的情况。
一名车主在12月6日发布的投诉帖子上称,“汽车B柱间歇性呲呲异响,中控哒哒异响!”还有车主表示,“颠簸路面A柱基本都会出现哒哒哒的声音,B柱偶尔发生,很烦。”他们都希望厂家能尽快处理。
有车主无法忍受异响后,选择换车但协商无果。他表示,“要求换车后,4S店说法是要支付折旧费、新车差价(新车差价是指:现阶段车价优惠没以前多,现阶段与买车时优惠不一样之间的差价)及出库费等费用才肯换车,协商无果。”
因此,上述4S店给出的“异响则全额退换”政策,其中是否有“猫腻”,也是消费者十分关心的话题。
2020年7月,一汽马自达曾就“阿特兹异响”问题发布官方说明,并表示:已制定并验证解决方案,将通过异响听诊器确定异响部位、种类,并严格按照标准维修工艺进行维修,在此过程不会使用任何切割、焊接工艺。同时,经过维修绝大部分车辆可消除或明显减轻异响,但个别车辆由于车况复杂,可能出现复发,对此会按国家三包规定保障用户权益。
日系四大品牌中,定位中级轿车的凯美瑞、雅阁和天籁都能成为品牌主力支撑车型,月度销量最高能达到两万台以上。而作为小众品牌的马自达,旗下阿特兹车型的市场表现明显不足。数据显示,阿特兹11月销量2107辆,同比跌幅实现“腰斩”,1-11月累计销量为27576辆,同比下滑25.9%。
受阿特兹拖累,以及企业产品导入停滞问题,一汽马自达今年销量双位数下滑。官方数据显示,一汽马自达11月销量为5448台,同比下滑39.6%;1-11月累计销量69331台,同比下滑14.4%。目前,一汽马自达旗下依旧只有阿特兹、CX-4两款车型,且2020年中无任何新车投放计划。
今年,一汽集团针对一汽马自达管理关系进行了一系列调整。5月初,一汽集团公司取代一汽奔腾轿车有限公司,成为与马自达合作的主体公司,并持有一汽马自达汽车销售有限公司60%的股份。此外,一汽集团宣布设立马自达事业部,负责一汽马自达业务运营,该机构在一汽集团内部与一汽-大众、一汽丰田等企业处于同一管理层级。而该事业部已于6月1日起正式运营。
但目前,一汽马自达发展不力的问题依旧存在,除了消除异响问题、解决用户困扰外,更需要做的是加快导入新车型。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汽车行业关注》,第一时间汽车行业内幕消息,一起说说汽车圈子那些事。欢迎爆料!微信号autoWechat
阅读量:0
*以上文章留言只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与立场,如果你有更多的见解,欢迎投稿分享
4月3日,比亚迪法务部发文,起诉自媒体“智能EVO”。官方指出关注到自媒体“智能EVO”在网络平台上对比亚迪进行造谣和抹黑,其不实言论严重损害比亚迪的品牌声誉,对这样的行为已进行报案。与此同时,官方还
4月4日,多家媒体报道余承东职务发生变化。《汽车行业关注》从华为官网了解,余承东在华为官网上的介绍信息已变更为“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而原先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身份认证已取消。此
3月31日,乘联会对外公布2025年1至2月全年国内汽车进口车销量数据。数据显示,今年前2月国内进口汽车销量为5.6万辆,同比下滑46%,进口车持续萎缩压力较大。细分来看,从今年前2月各大国别销量情况
据《车质网》最新3月投诉数据显示,榜单前十名的品牌分别有比亚迪、理想汽车、吉利汽车、长安汽车、一汽丰田、东风日产、广汽本田。其中,比亚迪与理想汽车均都是因为价格变动,导致投诉量剧增。比亚迪3月的投诉量
当前,新势力车企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进入2025年,造车新势力“头把交椅”易主。据《汽车行业关注》统计,2025年一季度销量前三新势力分别为小鹏汽车、理想汽车、零跑汽车,交付量分别为94008辆、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