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汽车行业关注(autochat.com.cn)04月10日报道——
据媒体报道,戴姆勒内部希望终止腾势项目,不再对此项目进行投入。
目前,尚不清楚该消息的真假性,但是戴姆勒CEO康林松曾公开表示,“腾势新推出的腾势X成功与否,将决定这个品牌的未来,戴姆勒对腾势的现金投资已经完成,我们会继续观察它的发展情况再做决定。”
腾势品牌一出生就是含着金钥匙长大的。资料显示,DENZA腾势是深圳腾势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下称“腾势新能源”)旗下的新能源汽车品牌,该公司最早成立于2010年,由比亚迪汽车和戴姆勒共同出资成立,双方各持有该公司50%股份。在品牌诞生之初,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如是说:“作为戴姆勒和比亚迪的孩子,腾势汽车是站在巨人肩膀上出生的品牌。”
2014年,腾势品牌首款产品腾势300正式上市,定位高端商务电动汽车,当时该车补贴前售价高达36.9-39.9万元。后来经过升级,2017年上市了腾势400,2018年上市了腾势500,续航里程有所提高,但由于品牌知名度低、产品不被认可导致腾势销量持续低下。
数据显示,2015年-2019年腾势累计销量分别为2800辆、2287辆、4713辆、1974辆和2089辆,四年时间累计销量为13,863辆。销量持续低迷致使腾势品牌持续亏损,2016年-2018年腾势品牌分别亏损了13亿、4.77亿、8.88亿,近五年腾势已亏损超过35亿元。
在这种背景下,比亚迪和戴姆勒多次对其增资。公开数据显示,2017年5月、2018年5月、2019年2月、2019年5月、2020年1月,比亚迪和戴姆勒分别向腾势汽车增资10亿元、8亿元、4亿元、3亿元和3.5亿元,腾势累计获得股东双方超过50亿元增资。
从品牌来看,腾势品牌成立的时间要比蔚来、小鹏等造车品牌更早,品牌直接定位高端,背后更是有新能源引导者比亚迪和德系百年车企戴姆勒作为支撑。然而,从腾势的表现来看,其目前的发展已经远不及市场上的造车品牌。
为了扭转这一趋势,2019年的时候戴姆勒和比亚迪作出决定,由北京梅赛德斯-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直接负责腾势品牌的运营,包括销售、市场营销以及品牌传播、客户服务等,而比亚迪负责生产制造。2019年广州车展上,腾势品牌第二款车型腾势X正式上市,新车基于比亚迪唐EV600打造,纯电动车型售价31.98-35.78万元,插混车型售价28.98-31.98万元。腾势X在设计上大量融入了梅赛德斯-奔驰的设计,并且直接在梅赛德斯-奔驰的经销商销售,以此来提高品牌知名度。不过,即便由梅赛德斯-奔驰直接运营,还是未能扭转腾势品牌的劣势。数据显示,2020年腾势品牌销量为4175辆。
比亚迪和戴姆勒大手笔加大对腾势品牌的输入,但是得到的成绩却十分惨淡。在全球车企开始加快对新能源汽车产品的布局,戴姆勒显然不会将重心放在腾势品牌上。此前,戴姆勒大中华区业务唐仕凯表示:“戴姆勒新能源产品将会坚持走双轨发展路线,北汽与比亚迪是并行的两条线。但是我们最大的合作伙伴在中国依然是北汽集团,我们投入了50亿欧元发展奔驰品牌的新能源产品”。
2021年梅赛德斯-奔驰将开启“EQ元年”,除了此前上市的EQC外,奔驰计划在2021年推出EQA、EQB、EQE三款纯电动车型,都将在北京工厂投产。这些动作从侧面上印证了唐仕凯的言论,戴姆勒将会加快加大与北汽的合作。
至于比亚迪方面,作为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引领者,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有一定的地位,2020年累计销量189,689辆,蝉联国内新能源汽车销冠,年内推出的比亚迪汉已取得较为不错的成绩。值得一提的是,比亚迪计划将在两年内推出高端品牌,首款车型将基于EV2.0打造,首款车型将作为全新的车型系列--海豚。在这种背景下,想必比亚迪也不会将重心放在腾势品牌上。
目前,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传统车企加快投入新能源汽车,大量的科技公司入局造车,比亚迪和戴姆勒已经面临较大的发展压力,很难分心在对腾势品牌进行大规模的投资。换而言之,腾势未来或许只能依靠自己寻求发展 。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汽车行业关注》,第一时间汽车行业内幕消息,一起说说汽车圈子那些事。欢迎爆料!微信号autoWechat
阅读量:0
*以上文章留言只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与立场,如果你有更多的见解,欢迎投稿分享
4月3日,比亚迪法务部发文,起诉自媒体“智能EVO”。官方指出关注到自媒体“智能EVO”在网络平台上对比亚迪进行造谣和抹黑,其不实言论严重损害比亚迪的品牌声誉,对这样的行为已进行报案。与此同时,官方还
4月4日,多家媒体报道余承东职务发生变化。《汽车行业关注》从华为官网了解,余承东在华为官网上的介绍信息已变更为“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而原先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身份认证已取消。此
3月31日,乘联会对外公布2025年1至2月全年国内汽车进口车销量数据。数据显示,今年前2月国内进口汽车销量为5.6万辆,同比下滑46%,进口车持续萎缩压力较大。细分来看,从今年前2月各大国别销量情况
据《车质网》最新3月投诉数据显示,榜单前十名的品牌分别有比亚迪、理想汽车、吉利汽车、长安汽车、一汽丰田、东风日产、广汽本田。其中,比亚迪与理想汽车均都是因为价格变动,导致投诉量剧增。比亚迪3月的投诉量
当前,新势力车企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进入2025年,造车新势力“头把交椅”易主。据《汽车行业关注》统计,2025年一季度销量前三新势力分别为小鹏汽车、理想汽车、零跑汽车,交付量分别为94008辆、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