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汽车行业关注(autochat.com.cn)06月22日报道——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其背后的汽车动力电池回收问题也备受广大群众的关注。据业内人士估算,最早上市的一批新能源汽车,其动力电池已经处在“退役”期。
据央视财经报道:2020年我国动力电池累计的退役总量约为20 万吨,而到 2025 年这一数字将上升至78 万吨。
在未来两到三年内,这个数字还将持续增加。而这些退役后的电池将流向何处呢?
目前,工信部要求车企和电池梯次利用企业在全国建设了 1 万多个回收网点。一般来说,新能源车的退役动力电池,并不是完全无法充放电,而是容量只能保持 70%~80% 的初始容量。在理想情况中,这些电池应该被 " 梯级利用 ",有内人士表示,每辆新能源汽车上一般装载的是一个完整的锂电池包。回收后既可以拆解成模组或电芯,形成小型电池用于低速电动车、太阳能路灯等产品,也可以将多个完整的电池包并在一起,为风、光电等场景储能。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每台新能源车的使用情况不同,回收的电池品质自然也参差不齐,稳定性和耐用性的储能设备、太阳能 / 风力发电、通信基站都无法直接使用。
山东一家专做新能源二手车生意的车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由于电池一般占新能源车整车价格的比重较大,这两年电池回收渠道的建立也让二手新能源车价格相对稳定。一块电池一般能卖到6000、7000元钱。但由于电池极结构各异,电池包很多只能靠手工拆解,其成本相对较高。此外,各厂家为了保护关键技术信息,对电池的电源管理系统也会设置读取权限。
关于新能源车环保的问题,一直以来都备受争议。毕竟新能源车装有大容量的动力电池,其本质与我们手中电子产品的化学电池无异,如果随意丢弃,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早前有相关媒体曾采访了多位正规回收企业的高管,他们一致认为,有数量巨大的报废动力电池流入了黑市,被没有资质的小作坊拆解,占比在 50% 到 70% 之间,导致正规企业回收占比缩小。且目前常用的三元锂动力电池,正规企业的回收价约为 7000 元 / 吨,而小作坊贩子们的报价,达到了 15000 元 / 吨!小作坊之所以能开出更高的价格,主要是去压缩成本,而正规企业为了满足环保法规,基本上是采用大型机器进行电池拆解,拆解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料,全部进行无害化处理。这些流程全部都要花钱,成本七七八八算下来,所以只能给几千块的回收价。
此外小作坊的流程就很简单,收来的电池简单筛选一遍,还能勉强用的就拆分成数个小动力电池,卖给那些低速电动车厂商,坏掉的就直接让工人拆解提炼高价值元素,产生的污染也完全不管。这么多的动力电池,如何接纳操作成为了这个新兴行业的成长难点。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不断发展壮大,退役电池的梯次利用及报废处理问题也开始受到行业关注。有专家认为,随着我国动力电池量的增长,将电池的基本规格尽可能统一,能为储存、拆解及安全性等多环节带来收益。据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6月,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达417万辆,与去年年底相比增长9.45%。自2015年以来,中国已连续4年位居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销第一大国。据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数据,2020年国内累计退役的动力电池将超20万吨(约25GWh),若按70%可用于梯次利用计算,约有累计6万吨电池需报废处理。而到2025年,累计退役量约为78万吨(约116GWh),将有约23.4万吨电池需报废处理。
然而新能源汽车市场生产企业与动力电池回收企业的数量及规模悬殊较大。据企查查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新注册量已达4.7万家,但目前动力电池回收相关的企业总数量却只有208家,其中今年前7月新增41家。当前,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的行业发展速度及产业链完善程度并未赶上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速度。
201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已经实现年销120万辆。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要达到25%。按照我国全年汽车销量2500万辆的规模计算,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年销量将达到600万辆以上。这也意味着,未来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规模将更为庞大。
有动力电池回收从业人员表示:市面上仍有较多小作坊企业,“它们既无正规流程,也不遵守环保要求,更谈不上任何技术含量。非正规回收甚至比正规企业还多,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不仅扰乱市场秩序,更留下污染隐患。”
动力电池回收是一把“双刃剑”,如果处置不当则会造成生态环境危害,但若统一规范化处理,废旧动力电池的回收利用也蕴含着不少商机。从目前来看,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已经不仅仅是技术和商业问题,更是社会问题。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汽车行业关注》,第一时间汽车行业内幕消息,一起说说汽车圈子那些事。欢迎爆料!微信号autoWechat
阅读量:0
*以上文章留言只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与立场,如果你有更多的见解,欢迎投稿分享
据《车质网》最新3月投诉数据显示,榜单前十名的品牌分别有比亚迪、理想汽车、吉利汽车、长安汽车、一汽丰田、东风日产、广汽本田。其中,比亚迪与理想汽车均都是因为价格变动,导致投诉量剧增。比亚迪3月的投诉量
当前,新势力车企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进入2025年,造车新势力“头把交椅”易主。据《汽车行业关注》统计,2025年一季度销量前三新势力分别为小鹏汽车、理想汽车、零跑汽车,交付量分别为94008辆、92
日前,“小米SU7高速上爆燃致3人遇难”事件引发社会关注。据《汽车行业关注》查询后了解到,当事人家属王女士@诗雨370491153 已经清空所有有关这次小米事故的微博。此前,她曾在微博发布关于SU7爆
4月2日,特斯拉对外发布今年一季度的产销数据。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特斯拉的销量为336,681辆,与上年同期相比下滑13%,低于市场预估的37.3万辆汽车。值得一提的是,特斯拉在一季度的销量不佳,与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