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汽车行业关注(autochat.com.cn)09月06日报道——
“缺芯荒”难题何时才能得到解决?缺芯问题自2020年底爆发后,至今没有停下的趋势,反而情况愈演愈烈。一名芯片行业从业人员表示:之前芯片的订货周期差不多是三个季度,现在其周期已经延长为一年甚至更久。
受缺芯影响,大部分汽车品牌的提车周期也相应的受到延期。有媒体采访了北京几家车企的体验中心。北京某小鹏汽车体验中心销售人员表示:芯片会越来越紧张,建议尽量早点订车。北京一家理想体验中心销售人员表示:“之前我们店的提车周期是两周,现在已经延长到了7周,主要是受芯片短缺的影响。”北京一威马汽车某体验中心销售人员也透露:“目前芯片供应确实紧张,所以厂家尽量都供在W6这样的走量车型上。北京一上汽大众4S店销售人员称:“ID.4 X和ID.6 X两款电动车目前现车充足,但如果要选装热泵,因为芯片短缺需要等很久才能提车,另外燃油车型只有小部分车型有极少数的现车。”
而芯片短缺问题,导致了经销商库存开始紧张。很多经销商表示从厂家提不出来车,甚至连展车都卖了。8月18日,吉利汽车集团CEO淦家阅在吉利2021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表示,目前,吉利电动车也受到了全球缺芯的影响,旗下几何品牌有1万台订单无法交付,有些经销商甚至开始卖展车。而在8月17日,长城坦克品牌官方发布信息称,“如现在下单,预估坦克300大致交车周期为4-5个月。”而在此之前,坦克品牌就曾声明,“由于芯片供应问题,ESP和四驱控制器等关键零部件短缺,导致已完成提升的工厂产能无法释放。”
早前,博世(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徐大全通过社交平台发文称,某半导体芯片供应商的马来西亚Muar工厂因马来西亚疫情严重,继之前数周关厂,再度被当地政府要求关闭部分生产线至 8月21日,博世ESP/IPB、VCU、TCU等芯片受到直接影响,预计8月份后续基本处于断供状态。将对国内汽车行业带来巨大影响。据相关资料显示,徐大全文内指的半导体芯片供应商为意法半导体。而意法半导体的芯片产品对汽车零部件产业作用至关重要。例如,以L9369-TR芯片物料为核心的汽车零部件在中国主机厂的整体需求覆盖率达到7.5% ,其短缺将造成8月中国近90万辆整车生产受影响。
可以看出,因马来西亚疫情影响,其部分芯片基地处于“瘫痪”状态,也进一步加剧了全球缺芯危机。目前,全球芯片市场,一“芯”难求已是当前市场中的常态。面对价格不断走高的芯片价格,车企只能接受。早前有媒体报道,为了拿到例如MCU等这样紧俏的芯片,很多车企甚至不惜成本,花大价钱采购,还有些车企甚至愿意先预付明年订单的费用给到芯片供应商。
据Auto Forecast Solutions统计,至今年的8月9日,全球范围内因芯片短缺问题造成的汽车减产已达585万辆,其中中国市场减产112.2万辆,预计2021年全球汽车减产或将超过700万辆,而这样的“芯片荒”或将持续到明年春季。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预测,随着产业投资的急剧加大,自主芯片产业链的强链补链不断完善,预计供大于求必然是明年芯片市场的现实,因此要理性对应芯片短缺的现实,同时也要合理引导订单保留,迎接四季度乃至明年的车市恢复性增长。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汽车行业关注》,第一时间汽车行业内幕消息,一起说说汽车圈子那些事。欢迎爆料!微信号autoWechat
阅读量:0
*以上文章留言只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与立场,如果你有更多的见解,欢迎投稿分享
2月开月,造车新势力陆续发布2025年1月交付数据。受春节假期影响,且经历了“两新”政策的过渡期,市场格局在1月发生显著变化,造车新势力的销量普遍遭遇“滑铁卢”,呈现出集体下滑的态势,多家曾经在销量排
据外媒报道,为加快在纯电动汽车市场的布局并与特斯拉Model 3展开竞争,本田汽车将最早于2026年在北美市场推出一款售价低于3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1.8万元)的电动SUV车型。据了解,这是日本汽车制
乘联会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进口车累计销量为70万辆,同比下滑12%,持续3年呈现负增长。榜单显示,销量前三名依然是日本、德国、美国三大国别,进口销量分别为22.79万辆、19.26万辆、10.93
日前,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2024年度中国汽车保值率报告》,报告包括各国别品牌、各国别车型、各级别车型以及新能源汽车保值率排名。接下来,一起来看看2024年度中国汽车保值率都出现了哪些变化,也为你提
2月1日,东风风行旗下星海S7新增555鸿运版车型正式上市,新车售价为10.99万元。随着新款车型上市后,星海S7系列入门版车型降至10.99万元,相比此前的入门款555轻享版11.98万元的售价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