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汽车行业关注(autochat.com.cn)11月16日报道——
近日,广汽集团发布公告,全资子公司广汽乘用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汽乘用车”)将通过广州产权交易所以公开挂牌方式转让其所持全资子公司广汽乘用车(杭州)有限公司 49%股权,公开挂牌交易底价以不低于标的股权评估结果123,880.83万元(以经备案评估报告结果为准)为依据;同时,广汽乘用车(含关联方)将以协议转让方式受让广汽乘用车(杭州)有限公司所持有的24,603.22万元(具体转让价格以经备案的资产评估报告为准)相关车型专用资产。
在公告中,广汽集团强调,同意参股公司合创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合创汽车”,本公司直接、间接合计持有 25%股权)参与竞拍广汽乘用车公开挂牌出让的广汽乘用车(杭州)有限公司 49%股权,以不低于公开挂牌交易底价参与竞拍,资金来源为企业自筹。
资料显示,广汽乘用车(杭州)有限公司源于吉奥汽车,是国内早期自主品牌之一,该企业拥有微型车、轿车、SUV、皮卡等车型生产资质。2010年4月,吉奥集团与广汽集团正式达成战略合作,并于12月正式成立广汽吉奥汽车有限公司,其中广汽集团持股51%,吉奥集团持股49%。然而,2014年、2015年广汽吉奥出现亏损,在投入MPV车型星朗后,吉奥已无力按照对等股份投入资金,2016年广汽乘用车全资接受杭州工厂。当时,广汽乘用车正在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改造升级后的杭州工厂成为广汽传祺的生产基地,并在2016年实现数次盈利。
公开资料显示,广汽乘用车(杭州)有限公司工厂总投资为180亿元,于2017年12月26日竣工,整体按40万辆/年进行产能规划,首期按20万辆/年一次建成,同时具备传统燃油车与新能源汽车共线生产能力。除杭州外,广汽乘用车还在广州、新疆、宜昌等地设立了工厂。然而,当前广汽乘用车的发展情况并不乐观。据广汽集团财报显示,2020年广汽乘用车年产能为82万辆,年度销售34.59万辆,产能利用率仅为42.18%,产能闲置明显。
作为广汽乘用车本次挂牌竞拍的参与者,合创汽车前身就是广汽蔚来,该公司成立于2018年4月份,由广汽集团、广汽埃安、蔚来基金、蔚来汽车以及创始团队共同持股,旗下品牌为合创HYCAN。广汽蔚来成立一年后,首款车型合创HYCAN 007正式上市,补贴后售价为25.98-27.98万元。不过,新车上市之后表现并不理想,月销量基本维持在百辆左右。
今年1月,广汽蔚来实现24.05亿元战略融资,珠江投管集团作为战略投资者,对广汽蔚来增资约19.23亿,广汽集团通过全资子公司广汽埃安新能源增资约4.82亿元,并经历了一系列变更,法人由李斌变更为杨颖,广汽蔚来更名为合创汽车,并发布了第二款量产车型合创Z03。据了解,在即将开幕的广州车展上,合创汽车将亮相两款新车,包括一款MPV以及轿跑SUV。
据了解,目前合创汽车由广汽埃安代工生产,如果能够获得广汽乘用车(杭州)有限公司49%股权,合创汽车或许能够改变生产模式,广汽乘用车的产能也能得到合理利用。广汽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如竞拍成功,合创将会获得广汽乘用车(杭州)公司49%的股权,广汽乘用车仍旧持有广汽乘用车(杭州)公司51%股权。广汽乘用车(杭州)公司将综合考虑各方合作意愿,按照市场需求合理分配产能。”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汽车行业关注》,第一时间汽车行业内幕消息,一起说说汽车圈子那些事。欢迎爆料!微信号autoWechat
阅读量:0
*以上文章留言只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与立场,如果你有更多的见解,欢迎投稿分享
3月30日,广汽传祺旗下中大型SUV车型——传祺向往S7正式上市。新车共推出5款车型,售价区间为-万元。传祺向往S7基于广汽传祺EV+新能源平台打造,最早于2024广州车展上正式亮相,外观上采用最新的
近日,有多位小米车主向媒体爆料称,小米汽车的售后服务网点数量少,跟不上销量。甚至还有上海车主爆料称,上海只有2家售后服务中心,自己想预约售后,近14天已全部约满。咨询了官方客服,其表示凌晨12点会放时
3月29日,比亚迪汽车官方宣布,王朝网部分车型非智驾版本推出限时一口价活动,活动截至4月30日。其中,秦L DM-i非智驾版一口价8.98万元起;宋L DM-i非智驾版一口价11.98万元起。与官方指
近日,上汽集团总裁贾健旭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首次针对此前上汽集团前董事长陈虹提出“车企灵魂论”拒绝与华为合作一事进行了回应。贾健旭表示,在与华为合作之前,自己曾去看望了陈虹,透露了自己想与华为合作的意向
3月28日,江淮汽车发布2024年业绩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江淮汽车营业收入为421.16亿元,同比下滑6.28%;归母净利润为亏损17.84亿元,同比由盈转亏,作为对比,2023年盈利1.52亿
财报显示,塔塔汽车在英国业务第四财季亏损5.01亿英镑(约合6.32亿美元,或44.87亿元人民币),因捷豹路虎销量持续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