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汽车行业关注(autochat.com.cn)11月28日报道——
近日,长安新能源一则文件通知在网上曝光,内容显示:因为终端客户需求旺盛,受芯片供应不足以及部分地区限电等多重因素影响,导致工厂产能不足,订单积压严重,无法及时为客户交付车辆。经研究决定,即日起停止收取相关车型的订单,车型涉及奔奔E-Star车系和CS55-Rock车系。
从长安汽车官网了解到,目前长安奔奔国民版三个版本车型已经停止收订,但在11月15日上新的售价为4.98万元的国民版多彩款并无“停止收订”字样。
对此,有媒体联系到北京某长安新能源4S店。一销售人员表示,国民版现在没有排产计划,主要是因为芯片短缺,即使是新上市的国民版多彩款车型,同样无无排产计划,至少要等到年后才有。另外一家4S店的销售人员也表示,目前没有国民版现车,且至少要等待2个月的时间才有可能提车,如果现在就想提现车,只有慢充没有快充。
突然停止销售,工厂产能不足,订单积压严重,导致很多已经交了定金的消费者迟迟无法提到新车,导致长安奔奔E-Star的投诉量剧增,在长安新能源官方微博下方均能看到网友反馈的诸多问题。
有网友评论“已经付了定金等了3个月了,现在告诉大家出新款,老款无限期等待,要么加钱提新款,要么退款?”、“4S店一个个电话通知要求加钱改款或者退定金,退定金还要等??未交付订单说没有芯片造车 发新款就有芯片了?”、“中国人不骗中国人!信誉第一!”……不过,长安新能源方面并未针对网友的评论进行回应。
据财经网报道,长安新能源相关负责人表示:“确实产能受芯片的影响,但我们并没有停产,正在积极组织排产,努力给用户交车,由于订单羁押严重,为了更好的服务用户,我们是停止收订,继续交车。”
从车质网了解到,目前长安奔奔E-Star的投诉量剧增,投诉的问题主要包括变相加价、提不到车。一车主投诉称,其在10月14日订车,合同显示的是12月15日前提车,现在让改款或换车型,需要加价1万元,希望厂家按照合同提车。从近一个月投诉来看,奔奔E-Star累计投诉282宗,排名第三。
据了解,现款长安奔奔E-Star于2020年4月正式上市,定位微型车,共推出两款车型,指导售价6.98-7.48万元,官方公布数据续航301km。然而,奔奔E-Star推出后在市场上并没有太多存在感。
看到同为微型车的宏光MINIEV大火之后,长安新能源在今年1月份上市了奔奔E-Star国民版,指导售价为2.98-3.98万元,直指宏光MINIEV。虽然国民版是奔奔E-Star的新增车型,但是其并没有延续在售车型的设计,而是回归老款奔奔EV,售价仅2.98万元,当然续航里程也“缩水”至150km。不过,这一改变也确实让其收获到一定的市场,据乘联会数据显示,前十月奔奔EV累计销量59537辆,其中大部分销量来源就是E-Star。
目前,针对车主们对于长安奔奔E-Star的交付问题,长安新能源官方仍未正面回应。作为一款3万元级别的微型车,其当前面临的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场的热销,这是消费者对产品的认可表现,但是官方“冷漠”处理的态度却让不少车主寒心,不仅伤害到了车主,对品牌和企业名誉也造成了影响。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汽车行业关注》,第一时间汽车行业内幕消息,一起说说汽车圈子那些事。欢迎爆料!微信号autoWechat
阅读量:0
*以上文章留言只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与立场,如果你有更多的见解,欢迎投稿分享
4月1日,国内新势力品牌陆续如期对外发布2025年3月交付数据,这是2025年以来相对正常的交付月度,不再受到春节假期的影响。从交付数据来看,国内各大新势力品牌都交出了相对不错的成绩单,整体普遍实现增
4月1日午间,针对小米SU7“在高速路上碰撞后爆燃致人员伤亡”一事,小米公司发言人官方回应。小米公司发言人表示:“2025年3月29日22时44分,一辆小米SU7标准版在德上高速公路池祁段行驶过程中遭
3月31日晚,赛力斯对外公布2024年年度业绩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赛力斯实现营业收入1451.76亿元,同比增长305.04%,创历史新高;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9.46亿元,同比扭亏;
3月31日,方程豹钛3正式开启预售,新车共计推出5款车型,预售价区间13.98-20.38万元。综合此前报道,方程豹钛3定位紧凑型SUV,采用纯电动力,是钛系列是方程豹的第二个产品系列,旗下车型为新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