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汽车行业关注(autochat.com.cn)03月29日报道——
3月29日,上汽智己公布智己L7 Pro售价为40.88万元。据此前报道,智己汽车是由上汽集团、张江高科以及阿里巴巴联合打造,定位高端智能纯电动汽车品牌,智己L7则是智己汽车首款量产车,于2021年1月在上海、伦敦、北美CES全球同步发布,新车定位中大型纯电轿车,竞争对手锁定蔚来ET7等同级车型。
作为智己汽车首款量产产品,智己L7整体外观较为时尚,前脸采用封闭式造型,前大灯造型较为犀利,采用类似于希腊字母“∑”造型,具有“智慧灯光系统DLP+ISC”,增强前脸的气势。车身侧面,智己L7采用了贯穿式腰线设计,增加了车辆的视觉长度,同时也采用时下流行的隐藏式门把手。车尾部分,贯穿式的尾灯设有智慧灯光系统,可以显示自定义内容。
尺寸方面,智己L7 Pro的长宽高分别为5098/1960/1485mm,轴距为3100mm,定位中大型纯电轿车。虽然车身长宽高相比蔚来ET7小了一些,但轴距达到了3100mm,甚至接近宝马5系长轴距版的水平。
内饰方面,智己L7采用了简洁的设计手法,中控采用一体式设计,其中仪表+中控26.3英寸、副驾12.3英寸、中央通道竖屏12.8英寸,而中控台上的两块超大屏具备升降的功能,方向盘造型十分独特。在智能驾驶方面,搭载英伟达Xavier (30~60 TOPS)、15个高清视觉摄像头、5个毫米波雷达以及12个超声波雷达的融合感知解决方案。此外,新车支持英伟达Orin X(500~1000+TOPS)和3个激光雷达的升级能力。
动力方面,智己L7采用双电机四驱布局,前后电动机功率和扭矩分别为175kw/209N·m,250kw/399N·m;另外一款车型电动机功率250kw,扭矩399N·m。此外,该车全系标配93kWh三元锂电池,续航里程可达615km以上。
除了智己L7,智己汽车还在2021年上海车展上发布了智己LS7概念版车型,新车定位中大型纯电SUV,计划在今年量产。相比于已经量产的智己L7,目前智己LS7尚处于概念车阶段,不过从外观造型来说,基本上和智己L7并没有太大不同,包括设计元素,以及轮辋造型等均基本保持一致。内饰方面,根据官图显示,智己LS7采用了棕色和奶茶色组成的双色搭配,这或许是与智己L7最大的区别,而包括中控三联屏、中央通道竖屏均在官图中可见,与智己L7整体设计差别不大。
2020年11月26日,上汽集团发布公告称,上汽“L”项目正式命名“智己汽车”,由上汽集团、上海浦东新区和阿里巴巴合资打造,该项目创始轮融资100亿元,其中上汽持股54%,浦东新区和阿里各持股18%,其它占10%。
智己汽车英文名选取了“IM”两个大写字母。按照官方解释,取意Intelligence in Motion(智慧出行)的首个字母,英译谐音“I’m”取意“我是智(自)己”。智己汽车的LOGO由两个圆点、两条斜线组合而成,源自于品牌自身,由“IM”这两个字母变体而成。
虽然“智己汽车”是全新的汽车品牌,并将采全新架构和运营模式,但是该品牌是由上汽集团引导的,而并非互联网公司引导,因此智己汽车并不属于造车新势力。从管理层面来看,“智己汽车”应与上汽乘用车、上汽大众、上汽通用平行。按照规划,“智己汽车”首款产品为轿车车型,也就是智己L7,2022年内还将陆续推出SUV、概念车等产品。
对于“智己汽车”的出现,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合资品牌新能源高端车还没有有效推出的情况下,自主品牌新能源高端化还是比较有利的,对于自主品牌是发展机会。相比海外品牌,自主高端新能源品牌由较强的区位优势和传统产业链组合性的本土优势,但是在技术和智能化方面存在劣势。
除了上汽外,长安、东风等也在规划旗下的高端新能源品牌。2016年8月3日,北汽蓝谷旗下ARCFOX品牌发布首款量产SUV ARCFOX αT于2020年10月上市,ARCFOX αS于2021年4月上市。2020年7月17日,东风旗下全新高端电动品牌岚图汽车正式发布,首款车型岚图FREE于2021年6月19日上市,第二款量产车岚图梦想家MPV将于4月7日上市。此外,2021年11月15日,由长安汽车、宁德时代、华为共同开发的阿维塔品牌正式发布,首款车型阿维塔11同步首发,新车定位于一款纯电动轿跑SUV,基于长安、华为、宁德时代共同开发的智能电动网联汽车平台(CHN)进行打造。
随着越来越多品牌进入市场,新能源高端市场的竞争将会十分激烈。一方面,蔚来、理想、小鹏等造车品牌的销量持续走高,特斯拉国产化深入,大众国产电动车来势汹汹,这些传统车企向上的难度显而易见。另外,随着上汽、东风、长安等高端新能源品牌的落地,未来也会同台竞争,这些品牌这些会有怎样的差异化优势,同样也是疑问。
在汽车市场竞争不断加剧的情形下,自主车企面临更大的市场难题,受到合资车企降价竞争的压力越来越大。综合来看,多家传统车企相继推出全新新能源品牌,寄望于摆脱现今产品定位中低端的困局。当然,这些高端品牌能否活下来几家?是否会再次陷入传统自主品牌的困境?或许也只有时间才能证明了。有业内人士曾表示,中国本土车企尝试通过新建独立高端品牌实现突围太过艰难,产品、技术、设计和企业形象等都是难以逾越的困境。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汽车行业关注》,第一时间汽车行业内幕消息,一起说说汽车圈子那些事。欢迎爆料!微信号autoWechat
阅读量:0
*以上文章留言只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与立场,如果你有更多的见解,欢迎投稿分享
4月3日,吉利汽车旗下紧凑型SUV——新款博越L官图正式发布。据了解,本次新车官方称为第四代车型,作为新一代车型,新车外观变化颇为明显,采用全新设计语言,配置上也全面进行了升级,配备全域AI技术体系和
4月3日,赛力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今年3月的产销快报。数据显示:3月赛力斯总销量为24609辆,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34.43%。一季度销量为68368辆,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40.10%。其中,新能源
4月3日,比亚迪法务部发文,起诉自媒体“智能EVO”。官方指出关注到自媒体“智能EVO”在网络平台上对比亚迪进行造谣和抹黑,其不实言论严重损害比亚迪的品牌声誉,对这样的行为已进行报案。与此同时,官方还
4月4日,多家媒体报道余承东职务发生变化。《汽车行业关注》从华为官网了解,余承东在华为官网上的介绍信息已变更为“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而原先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身份认证已取消。此
3月31日,乘联会对外公布2025年1至2月全年国内汽车进口车销量数据。数据显示,今年前2月国内进口汽车销量为5.6万辆,同比下滑46%,进口车持续萎缩压力较大。细分来看,从今年前2月各大国别销量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