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汽车行业关注(autochat.com.cn)11月03日报道——
近日,丰田汽车对外发布 2022 上半财年4月至9月财报,据财报显示:由于日元对美元贬值推升利润,上半财年丰田销售额增长14.4%至17.7093万亿日元,汽车销量4至9月丰田汽车销量同比增长1.6%,为415.9万辆。不过净利润为 1.171 万亿日元 ( 约合人民币 576 亿元 ) ,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 23.2%。
对于净利润的减少,丰田汽车方面表示,由于受到钢材和铝等原材料价格上涨的拖累,日元贬值带来的利润增长也未能对冲成本的上涨。丰田公司还表示,受半导体供应短缺影响,将 2022 财年全球生产计划从早前的 970 万辆下调至 920 万辆。
同时,丰田汽车强调尽管产能和销量可能受影响,还是保持2022财年(截至2023年3月31日)的全年净利润预期保持不变,仍为2.36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164亿元)。全年预期不变这也意味着下半财年丰田将提高其净利润。11月2日,据丰田首席通讯官永田俊披露,丰田正在计划提高在欧洲和北美市场的车辆售价,以此抵消部分成本上涨、芯片短缺带来的利润下滑冲击。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下半年由于受到芯片短缺、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及其他不定因素影响,丰田汽车工厂也被迫停产。以7月为例,7月27日丰田汽车表示因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丰田汽车高冈工厂1条生产线暂停夜班运营,停产导致损失约650辆汽车的产量;7月28日丰田表示由于暴雨导致零部件采购困难,丰田日本本土市场14家工厂28条生产线中,2家工厂3条生产线暂停生产。受此影响,丰田7月份日本国内产量削减约4000辆。
7月29日,丰田汽车称,受暴雨影响的2家工厂已恢复正常运营,另外一家工厂2条生产线则延长停产时间,受此影响的车辆数量约1000辆,受暴雨影响累计车辆数量约5200辆。此外,7月底因受疫情影响丰田汽车日本工厂被迫暂停了部分时段的生产,导致卡罗拉等车型的生产出现延误。
而自6月开始,丰田汽车也多次下调其月产量。6月16日,丰田汽车就将6月的全球生产计划由80万辆下调至75万辆;6月22日,丰田将7月的全球生产计划由85万辆下调至80万辆;7月19日,丰田将8月的全球生产计划由85万辆下调至70万辆;9月22日,丰田将10月的全球生产计划由90万辆下调至80万辆。10月21日,丰田汽车公布11月生产计划约为80万台,其中日本市场约25万台,海外市场约55万台。同时表示:预计本财年其全球产量将低于原计划的970万辆。此次是丰田继2021财年后连续第二年下调年度生产计划。早前丰田汽车曾在2021财年初规划930万辆的产量目标,但其在2021财年其实际产量为856万辆。
当然,丰田汽车频繁的减产调整及工厂停产无疑对其销量带来一定的影响。据相关数据显示,今年4月至8月,丰田汽车全球累计产量为3593807辆。其中,2022年4月丰田汽车全球产量为692259辆,同比下跌9.1%。5月产量为634940辆,同比下跌5.4%。6月产量为793378辆,同比下跌4.59%。7月产量为706547辆同比下滑8.6%。8月产量为766683辆,同比增长44.2%。对于4月至7月产量的下滑,丰田汽车方面表示主要是受疫情及半导体零部件供应短缺影响,工厂停产使得丰田汽车的生产均低于上一年水平。
从此次丰田汽车下调其全年生产计划来看,不难看出其仍然受到芯片短缺影响。而关于芯片短缺问题何时得以缓解,AFS全球汽车预测副总裁Sam Fiorani表示,芯片短缺预计将至少持续到2023年中期。目前汽车行业仍处在关键零组件缺货的状态,行业人士预计,短期内芯片短缺的问题仍将持续,预计或到明年才会有所缓解。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汽车行业关注》,第一时间汽车行业内幕消息,一起说说汽车圈子那些事。欢迎爆料!微信号autoWechat
阅读量:0
*以上文章留言只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与立场,如果你有更多的见解,欢迎投稿分享
4月3日,比亚迪法务部发文,起诉自媒体“智能EVO”。官方指出关注到自媒体“智能EVO”在网络平台上对比亚迪进行造谣和抹黑,其不实言论严重损害比亚迪的品牌声誉,对这样的行为已进行报案。与此同时,官方还
4月4日,多家媒体报道余承东职务发生变化。《汽车行业关注》从华为官网了解,余承东在华为官网上的介绍信息已变更为“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而原先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身份认证已取消。此
3月31日,乘联会对外公布2025年1至2月全年国内汽车进口车销量数据。数据显示,今年前2月国内进口汽车销量为5.6万辆,同比下滑46%,进口车持续萎缩压力较大。细分来看,从今年前2月各大国别销量情况
据《车质网》最新3月投诉数据显示,榜单前十名的品牌分别有比亚迪、理想汽车、吉利汽车、长安汽车、一汽丰田、东风日产、广汽本田。其中,比亚迪与理想汽车均都是因为价格变动,导致投诉量剧增。比亚迪3月的投诉量
当前,新势力车企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进入2025年,造车新势力“头把交椅”易主。据《汽车行业关注》统计,2025年一季度销量前三新势力分别为小鹏汽车、理想汽车、零跑汽车,交付量分别为94008辆、92
车载安全气囊作为车辆遭遇交通事故时,减轻乘员的伤害程度的一项重要设施。但在日前,英菲尼迪品牌却因安全气囊无法感应引起车主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