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汽车行业关注(autochat.com.cn)01月10日报道——
1月9日,深圳正威(集团)有限公司与成都市人民政府签署系列项目合作协议,拟在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展开合作。签约现场上,新势力品牌威马汽车高管“闪现”现场引发行业关注。多家媒体报道,威马汽车或与正威集团联合造车。
网传出席签约仪式威马高管名单
从网上曝光的一份流程单显示,出席签约仪式除政府要员及正威集团代表外,威马汽车高管也出现在名单中。另外,签约协议内容显示,正威集团将在成都打造区域总部、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等布局,同时在成都投入建设新能源汽车全球总部和生产基地,而这并非正威集团的主营业务,因此不少媒体认为,此次正威集团在成都布局包括新能源汽车在内的诸多产业或能为身陷泥潭的威马汽车带来新的转机,与此同时,多家媒体也以“威马汽车或与正威集团联合造车“为题对这一消息做出报道。不过,截至发稿前,针对上述消息,正威集团以及威马汽车均未做出回应。
天眼查显示,深圳正威(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注册资本700000万人民币,法定代表人为王文银,经营范围包括金属新材料、非金属新材料的技术开发与销售等,股权穿透图显示,该公司由正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全资控股。正威集团在2022年《财富》公布的世界500强企业中位列第76位,公司年收入达到7227.54亿元,主营业务为传统有色金属行业。
威马汽车成立于2015年,由原吉利控股集团副总裁沈晖创办,总部位于上海,曾是新势力头部车企之一,但从2022年开始威马汽车一直过得不是很太平,尤其是下半年,市场上关于威马汽车的负面消息颇多,包括降薪、裁员、闭店、或被收购等。
回顾威马汽车的发展历程,实际上与目前主流的“蔚小理”相比,威马汽车拥有更为雄厚的资源,包括拥有25万辆产能的两座自建工厂、超300亿元的融资规模、超600家经销门店。更为重要的是创始人从业经验,在创办威马之前,沈晖曾先后在博格华纳、菲亚特、沃尔沃以及吉利等汽车核心零部件企业和整车企业担任管理岗位,因此相比于“半路出家”的李斌、何小鹏、李想,沈晖在汽车制造上积累了大量的经验。然而,雄厚的资源和经验未能够威马汽车带来较好的前景,反而深陷严重的财务和销售压力。
在创立之初,威马汽车便强调要自主生产且通过入股老牌汽车生产企业中顺汽车,从而获得造车生产资质,此后更是快马加鞭研制造车产业。2018年9月威马首款车型EX5率先上市,而彼时国内造车新势力大多还停留在PPT造车阶段,比如同一时间段,蔚来在找江淮代工,小鹏、理想首款车型也均未上市。率先一步推出首款产品也让威马汽车成功跻身于造车新势力的前列,此后几年,威马汽车陆续推出的EX6、W6、E5三款车型,几乎涵盖15-30万所有价位的车型,但销量惨淡。
数据显示,2019年威马以1.69万辆(蔚来交付2.06万辆,小鹏交付1.67万辆)的交付量稳居新势力车企第二,在此之后,威马销量开始连年下滑,其中2021年仅交付4.42万辆,作为对比,“蔚小理”交付量均超9万辆。进入2022年威马销量低迷问题愈发严重,2022年前11月威马交付量仅3.23万辆,同比下滑10.26%,而2022年“蔚小理”、哪吒和零跑交付量均超10万辆。2022年12月初,威马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沈晖在参加线上论坛时表示,威马已经规划了国际化措施,潜在市场包括德国、美国以及一带一路国家。沈晖还表示,未来五年内,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新车渗透率将会超过50%,而对于新能源汽车企业而言,竞争的上半场都还没有结束,过去传统燃油车市场比现在新能源车的竞争要血腥十倍。
除销量低迷外,进入2023年以来威马更是被爆出多家公司请求法院查封、冻结威马公司共计约价值1.3亿元财产等,对于当下的威马而言,拿到一笔救命钱至关重要。当然如上述消息属实,正威集团的入局或也能为威马带来新的机遇,但目前新能源车市竞争十分激烈,在此背景下,威马后续能否走出困境,目前不明晰。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汽车行业关注》,第一时间汽车行业内幕消息,一起说说汽车圈子那些事。欢迎爆料!微信号autoWechat
阅读量:0
*以上文章留言只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与立场,如果你有更多的见解,欢迎投稿分享
4月11日,中国一汽官方宣布,近日,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一汽”)召开会议,宣布领导班子成员任职决定:根据中央组织部关于集团公司领导班子成员任职通知,梁贵友同志任集团公司董事、党委副书记
4月10日,吉利银河星耀8正式开启预售,新车共推出5款配置,预售价区间13.98-17.38万元。据了解,银河星耀8定位中大型插混轿车,搭载雷神EM-i、EM-P插电混动系统,尺寸与在售吉利银河E8接
4月10日晚间,长安汽车发布公告,董事会收到董事王俊先生提交的书面辞职报告,因工作变动,王俊申请辞去公司第九届董事会董事、战略与投资委员会召集人职务。王俊辞职不会影响公司董事会工作的正常运行。辞职报告
据特斯拉中国官网显示,目前Model S / X车型已不再提供单独的“订购新车”选项,目前相应车型页面中仅显示有“查看现车”按钮,Model Y与Model 3则依然显示“立即订购”选项。此举意味着,
乘联会数据显示,2025年3月国内乘用车市场零售销量为194.0万辆,同比增长14.4%,环比增长40.2%;2025年1-3月国内乘用车市场零售累计销量为512.7万辆,同比增长6.0%。其中,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