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汽车行业关注(autochat.com.cn)05月05日报道——
据报道,宝马在美国市场召回约9万辆汽车,召回原因是车辆使用了高田的安全气囊,存在安全隐患。召回的车型涉及2000-2006款3系、2000-2003款5系及2000-2004款X5车型,包括M3和M5车型。
宝马在官方声明中表示,建议存在上述故障问题的车主暂停使用车辆,车主可访问宝马的召回网站,或致电或联系宝马服务中心寻求帮助,以检查他们的车辆是否符合免费维修的条件。
在此之前,包括本田、福特等车企也发布了类似的召回通知,要求涉及高田公司生产的安全气囊车型启动召回,原因是这些气囊如果长期暴露在高温高湿环境中可能会引发爆炸。
日本高田公司曾是全球第二大汽车安全零部件供应商,业务几乎涉足全球所有的主流汽车品牌,包括日系阵营的本田、日产、马自达、三菱汽车等车企以及奥迪、奔驰、宝马、通用、现代、福特等诸多知名车企。后因生产的安全气囊存在问题导致全球汽车领域陷入召回漩涡,先后多次大规模启动召回,损失金额数十亿美元,高田公司也因此步入了破产。
高田气囊事件由来已久,最早起源于2009年,当时美国一起交通事故曝出驾驶员被安全气囊弹出的金属碎片划破了颈动脉导致死亡,但当时这一问题并未引发广大关注,一直2014年全球累计发生28起安全气囊碎片致死案例后,美国才成立专门调查部门曝光这家公司的行为。随后一年,高田安全气囊事件全面爆发,全球多家车企均开展调查,对采用高田气囊的车型采取召回措施,其中日本车企受到的打击最大,本田汽车是召回数量最高的车企,据统计,截至2014年10月,本田汽车累计召回近510万辆,丰田召回87.7万辆,日产召回69.5万辆,宝马召回近62.8万辆,克莱斯勒召回逾37.1万辆,此后该事件还引发了美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召回,受影响的汽车品牌约34个,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数据显示,这一缺陷在美国造成至少25人死亡,400多人受伤。
受高田安全气囊事件打击,2017年高田同意支付10亿美元作为赔偿,其中,8.5亿美元用于赔偿汽车制造商。同年高田申请破产,随后均胜电子对其展开收购,2018年4月12日,子公司均胜安全系统(JSS)收购日本高田资产顺利交割,收购价格为15.88亿美元。
2018年2月28日澳大利亚政府强制要求汽车生产商和经销商召回安装了日本高田公司所产问题安全气囊的汽车,共计230万辆,是澳大利亚迄今规模最大的汽车召回行动。但尽管全球汽车行业先后启动了多次大规模召回,这一事件仍未得到完全的平息,直到今天,安全气囊的安全问题仍影响着部分车企。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汽车行业关注》,第一时间汽车行业内幕消息,一起说说汽车圈子那些事。欢迎爆料!微信号autoWechat
阅读量:0
*以上文章留言只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与立场,如果你有更多的见解,欢迎投稿分享
据《车质网》最新3月投诉数据显示,榜单前十名的品牌分别有比亚迪、理想汽车、吉利汽车、长安汽车、一汽丰田、东风日产、广汽本田。其中,比亚迪与理想汽车均都是因为价格变动,导致投诉量剧增。比亚迪3月的投诉量
当前,新势力车企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进入2025年,造车新势力“头把交椅”易主。据《汽车行业关注》统计,2025年一季度销量前三新势力分别为小鹏汽车、理想汽车、零跑汽车,交付量分别为94008辆、92
日前,“小米SU7高速上爆燃致3人遇难”事件引发社会关注。据《汽车行业关注》查询后了解到,当事人家属王女士@诗雨370491153 已经清空所有有关这次小米事故的微博。此前,她曾在微博发布关于SU7爆
4月2日,特斯拉对外发布今年一季度的产销数据。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特斯拉的销量为336,681辆,与上年同期相比下滑13%,低于市场预估的37.3万辆汽车。值得一提的是,特斯拉在一季度的销量不佳,与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