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汽车行业关注(autochat.com.cn)05月07日报道——
作为智己汽车首款量产车,智己L7在高端纯电市场的存在感越来越低。
日前,上汽集团公布4月销量数据,其中智己汽车销量为2009辆,首款量产车智己L7仅79辆,而智己LS7占总销量的96%,达1930辆。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3上海车展上,智己汽车联席CEO刘涛将销量目标定位4.5万辆,而截至4月底,智己汽车累计销量为5774辆,目标完成率为12.8%。换句话说,智己汽车想要完成销量目标,在接下来的8个月时间里月均销量需要达到4900辆以上,而按照智己汽车目前的发展,月销4900辆中95%以上的销量将由智己LS7贡献,这对于智己汽车和智己LS7都是不小的压力。
据了解,智己汽车将特斯拉视为对标对象,下半年智己汽车将发布第三款车型,无论是尺寸还是价位都直接对标特斯拉Model Y。此外,第四款车型将于2023年上半年发布,对标对象为特斯拉Model 3。在L7和LS7建立起品牌形象的基础之上,智己汽车希望通过即将发布的这两款车型获得更多的细分市场份额和销量。
由上汽集团、张江高科和阿里巴巴联手打造的智己汽车于2020年12月成立,其中上汽集团持股54%,定位为高端新能源品牌,自诞生就被寄予厚望。或许意识到自身入局较晚,相比于“蔚小理”品牌发布隔一年才发首款车型,智己发布旗下产品距离品牌发布仅过不到20天。
凭借上汽和阿里的名声,采取“高举高打”策略的智己汽车,在发售之初曾一度吸引了市场的高度关注。2022年4月,智己L7正式上市,官方指导售价区间为33.88-57.88万元。对于L7车型销量,彼时智己表示这一车型预计会跻身中大型豪华纯电动轿车交付量前三,而当这款车型上市后,智己也多次对外表示“智己L7已成为国内35万元以上豪华纯电动车型累计交付量破千最快车型”。
基于智己官方营造出的利好氛围,再加上智己背靠阿里巴巴、上汽集团和张建高科三大集团,这一品牌和产品确实获得了行业内外的普遍看好。不过,在L7上市不久后,市场曾传出动力电池虚标、交付车型配置与宣发不符等一系列问题,对其销量产生较大影响。
据乘联会数据显示,该车型首月销量203辆,排在当月中大型新能源车型销量榜的第八位,比亚迪汉、蔚来ET7、极氪001分别以25209辆、4349辆、4302辆位居排行榜前三。之后,智己L7也未实现明显的增长,7-12月该车型销量分别为816辆、1007辆、1019辆,860辆、608辆、455辆,截至2022年底智己L7总共实现销量为5000辆。
今年2月,智己汽车第二款量产车——LS7正式上市,售价区间为30.98-45.98万元。相比L7,LS7在营销上的声势确实更大了。3月,智己LS7销量1937辆,而4月基本与3月持平。因此,LS7能否持续增长,或许将决定智己汽车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市场地位。刘涛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希望通过LS7这款车,助力智己站稳高端品牌队列,通过更高的“价值比”去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
今年以来,乘用车市场内卷骤然加剧,智己要直面的是此起彼伏的价格战和步步紧逼的竞争对手。如今,越来越多的自主车企开始推出高端品牌,例如北汽极狐、东风岚图、长安阿维塔等,这些高端品牌背靠传统车企,并不用担心资金问题,但也正因为此,这些品牌的经营观念太过于传统。不管怎样,智己要想完成用户和市场对品牌的“高端”认同,劣势依然在于品牌知名度的问题,没有投入大笔资金进行大规模的市场营销。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汽车行业关注》,第一时间汽车行业内幕消息,一起说说汽车圈子那些事。欢迎爆料!微信号autoWechat
阅读量:0
*以上文章留言只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与立场,如果你有更多的见解,欢迎投稿分享
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11月20日,代表德国大众汽车工人的德国金属工会在大众汽车总部沃尔夫斯堡举行新闻发布会,工会提出反对大众汽车降薪、裁员和关厂的方案,并指出,如果该方案不能被管理层接受,工会将从
日前,《汽车行业关注》获取到一组全新宝马iX3的专利图,新车预计将于2025年下半年在匈牙利德布勒森工厂投产,2026年引入国内后在宝马沈阳工厂实现量产销售。外观方面,全新宝马iX3基本延续此前发布的
11月21日,针对福州中宝、福建星德宝等多家宝马4S店突然关门,福建省消费者委员会(下称“消委会”)点名提醒,警惕4S店突然闭店消费风险。消委会指出,福州中宝、福建星德宝等多家宝马4S店人去楼空,导致
当地时间11月20日,福特汽车计划在欧洲削减4000名员工,占全球17.4万员工的2.3%。福特汽车表示,此次裁员主要是源于行业动荡,包括电动车需求不振、政府支持不足以及中国竞争对手带来的压力。据了解
天眼查信息显示,11月20日,庞大汽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庞大集团”)新增多则被执行人信息,高达48则,这是比较罕见的,而此前一天也新增了6则被执行人信息。截至发稿前,该公司累计被执行总金额高达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