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汽车行业关注(autochat.com.cn)06月10日报道——
6月10日,据《科创板日报》从商标电子公告系统了解,共计21个“问界”商标转让申请已被核准,转让人分别为北京永安世达科贸有限公司和北京科创辉达科贸有限公司,受让人均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转让申请的收文时间为2023年3月7日和8日。
商标具体类别涉及第12、9、7、39、37、42、2、35、3、4、16、38、11、1、5、21、27、41类,其中12类和9类分别代表汽车和运载工具、电子产品及科学仪器。
今年3月8日,华为与赛力斯联手打造的AITO汽车在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号平台发布的海报内容中将大家熟知的“AITO问界”标语更换为了“HUAWEI问界”全新标语。3月31日,华为创始人、CEO任正非发布内部公告强调“华为不造车”,并将有效期延长5年。与此同时,任正非还对华为标志在汽车设计上的露出提出了严格要求,强调不能使用华为/HUAWEI出现在整车宣传和外观上。
针对“华为不造车”公告,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表示,华为十年内都不会造车,华为在汽车方面的战略不会再反复更改。并强调:“有些部门和合作伙伴在滥用华为品牌,华为一直在查处过程中。我们不会让华为品牌被滥用。华为没有造车,也没有任何品牌的车。在任总发布的最新文件里,华为明确要求,严禁华为品牌出现在汽车品牌前面,或者作为汽车品牌。我们会对所有的旗舰店、销售店对现有物料进行清理和整顿,使之回归到我们的战略定位上来。“随后,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余承东亲自下达命令,要求问界门店拆除所有“华为”相关字样的宣传物料。
AITO问界是赛力斯集团旗下汽车品牌,也是华为重点合作的汽车品牌之一,该品牌由赛力斯负责研发、生产和交付,华为负责品牌销售渠道推广。与此同时,AITO问界也是华为智选车模式的首个尝试。华为与车企的合作模式包括卖软硬零部件给汽车企业;Huawei Inside(HI)模式;华为智选车模式,这3种合作模式的主要区别在于合作程度的深浅,其中华为智选车模式是华为与汽车制造商最为紧密的合作方式,也是“含华量”最高的模式。
随着本次问界商标转让给华为,行业认为,这一行为或意味着华为将拥有问界商标的主导权,未来或将成为华为智选车模式的统一品牌命名。
目前AITO问界旗下共有M5、M5 EV以及M7三款车型,数据显示,2022年AITO问界全年累计销量为78081辆,成为销量增长最快的新能源汽车品牌。不过进入2023年后,虽然华为与问界的绑定进一步加深,AITO问界销量增速稍有放缓。乘联会零售数据显示,2023年1-5月,AITO问界累计销量为18135辆,分别为4469辆、3521辆、3625辆、2437辆和4083辆。
除上述三款车型外,今年年底AITO问界还将发布问界M9全新车型,该车定位中大型SUV,预计售价区间为50-60万元,将成为问界系列最贵的车型,动力上同样搭载增程版及纯电版。
数据显示,2022年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业务营收为21亿元。按照规划,此前余承东曾表示,华为车BU要在2025年实现盈利的目标,要先帮车企卖100万台车,而未来2-3年将是智能网联汽车最后的窗口期,华为必须抓住这个最后的时间窗口。
而在6月9日举行的中国汽车重庆论坛上,余承东再次重申华为不单独造车,而是与车企联合造车观点,并表示:“未来能活下来的企业每年的产量达不到500万台以上或者达不到1000万台以上,就很难在这个时代立足,而中小厂商可能被大的厂商兼并重组掉。”余承东认为,就像十多年前智能手机终端时代,在全球非常多手机厂商中,只有极少数巨头活下来一样,当前汽车产业的诸多玩家中,也将只有少数巨头能够存活,因为汽车市场的“内卷”竞争将越来越激烈,行业即将洗牌。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汽车行业关注》,第一时间汽车行业内幕消息,一起说说汽车圈子那些事。欢迎爆料!微信号autoWechat
阅读量:0
*以上文章留言只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与立场,如果你有更多的见解,欢迎投稿分享
4月11日,中国一汽官方宣布,近日,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一汽”)召开会议,宣布领导班子成员任职决定:根据中央组织部关于集团公司领导班子成员任职通知,梁贵友同志任集团公司董事、党委副书记
4月10日,吉利银河星耀8正式开启预售,新车共推出5款配置,预售价区间13.98-17.38万元。据了解,银河星耀8定位中大型插混轿车,搭载雷神EM-i、EM-P插电混动系统,尺寸与在售吉利银河E8接
4月10日晚间,长安汽车发布公告,董事会收到董事王俊先生提交的书面辞职报告,因工作变动,王俊申请辞去公司第九届董事会董事、战略与投资委员会召集人职务。王俊辞职不会影响公司董事会工作的正常运行。辞职报告
据特斯拉中国官网显示,目前Model S / X车型已不再提供单独的“订购新车”选项,目前相应车型页面中仅显示有“查看现车”按钮,Model Y与Model 3则依然显示“立即订购”选项。此举意味着,
乘联会数据显示,2025年3月国内乘用车市场零售销量为194.0万辆,同比增长14.4%,环比增长40.2%;2025年1-3月国内乘用车市场零售累计销量为512.7万辆,同比增长6.0%。其中,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