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汽车行业关注(autochat.com.cn)06月22日报道——
6月20日,恒大汽车在港交所公告称,恒驰5已于5月恢复生产,截至5月底已交付超过1000辆。目前公司管理层正持续推进节约成本举措,积极开拓融资渠道,尽力维持集团持续经营。
恒驰汽车是恒大集团旗下的新能源造车项目,由曾经问鼎中国首富的房地产大亨许家印主导。许家印在造车方面出手也颇为阔绰,在“买买买”“合合合”“圈圈圈”“大大大”“好好好”的造车模式下,累计投资已高达近500亿元。据此前许家印的计划,其希望恒大汽车“到2025年实现年产销超100万辆,到2035年实现年产销超500万辆,力争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新能源汽车集团。”
2020年8月,恒大在上海、广州两地同时发布六款纯电车型,覆盖从A到D所有级别,涉及轿车、轿跑、SUV、MPV、跨界车等类别。2021年4月,恒大汽车首次亮相上海车展,彼时恒大汽车还未量产上市,但紧跟造车热潮,曾一度赶超比亚迪成为国内市值最高车企。2022年7月,首款量产车恒驰5正式预售,豪华版预售17.9万元。在发布会上,恒驰新能源汽车集团总裁刘永灼称赞“恒驰5是30万以内最好的纯电SUV,恒驰大卖已成定局”。
在恒驰5交付后,官方曾表示新车预售开启后的15天内,订单已经超过3.7万辆,同时将在2023年一季度前完成首批1万辆的交付。
2022年12月30日,恒大汽车在港交所的一纸公告击碎了梦想的泡沫。恒大汽车表示,恒驰5正在量产,已向用户交付324辆。另外,为了节省成本,集团正进行一系列的减省成本措施,包括减少整体员工数目、安排部分员工停工休息、部分员工减薪等。集团将继续以最大力度为恒驰5量产创造有利条件。
2023年3月23日,中国恒大在港交所公告称,由于流动资金紧张,为能维持基本的业务运营,恒大新能源汽车划已采取措施削减成本。在无法获得新增流动性的情况下,恒大新能源汽车将面临停产风险,但集团如能在未来寻求超过290亿元的融资,计划推出多款旗舰车型,并望实现量产。
虽然恒驰已经量产交付,但自10月29日以来,其累计交付仅1000余辆。与其公布的3.7万订单数量相比,每个月140辆的交付速度,要230个月才能交付完成预售半个月内收到的订单,这肯定不行。对于恒大汽车而言,只能提升产能加快交付进程,但由于自身处境问题,即便是产能提上来了,恒大汽车还是不得不考虑,恒驰产品该卖给谁?
当前,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极为激烈,许多跨国合资品牌都举步维艰,更何况是负债累累的房企跨界造车公司,而回归至产品本身,恒驰5定位紧凑型纯电SUV,与同级别车型相比不算贵,产品配置也不算很差,更何况有博世、大陆、安波福、宁德时代等知名供应链厂商参与生产,但恒驰汽车并没有形成自身的优势,恒驰5的动力、续航、辅助驾驶等只能算中规中矩,但没有太多独特的亮点,与比亚迪、特斯拉等品牌产品相比,难以彰显出足够的竞争力。此外,最为关键的是,当前中国恒大负债累累,如何说服消费者购买这样一家公司的产品,是恒大需要面对的另一大难题。
目前,恒大汽车、中国恒大仍处于停牌,公司预计将于7月31日前公布2021年度业绩报告、2022年中业绩报告以及2022年度业绩报告。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汽车行业关注》,第一时间汽车行业内幕消息,一起说说汽车圈子那些事。欢迎爆料!微信号autoWechat
阅读量:0
*以上文章留言只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与立场,如果你有更多的见解,欢迎投稿分享
据《车质网》最新3月投诉数据显示,榜单前十名的品牌分别有比亚迪、理想汽车、吉利汽车、长安汽车、一汽丰田、东风日产、广汽本田。其中,比亚迪与理想汽车均都是因为价格变动,导致投诉量剧增。比亚迪3月的投诉量
当前,新势力车企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进入2025年,造车新势力“头把交椅”易主。据《汽车行业关注》统计,2025年一季度销量前三新势力分别为小鹏汽车、理想汽车、零跑汽车,交付量分别为94008辆、92
日前,“小米SU7高速上爆燃致3人遇难”事件引发社会关注。据《汽车行业关注》查询后了解到,当事人家属王女士@诗雨370491153 已经清空所有有关这次小米事故的微博。此前,她曾在微博发布关于SU7爆
4月2日,特斯拉对外发布今年一季度的产销数据。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特斯拉的销量为336,681辆,与上年同期相比下滑13%,低于市场预估的37.3万辆汽车。值得一提的是,特斯拉在一季度的销量不佳,与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