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汽车行业关注(autochat.com.cn)08月26日报道——
8月25日晚,广汽集团发布2023年中期业绩报告。财报显示,集团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19.11亿元,同比增长27.1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66亿元,同比下滑48.4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7.03亿元,同比下滑52.09%;
合资品牌整体表现低于市场水平,直接影响广汽集团的利润表现,这也是广汽集团增收不增利的主要原因。对于净利润的下滑,广汽集团并没有给出具体的原因,但不难分析出主要是合资品牌拖累了广汽集团的整体表现。广汽集团在财报中表示,“报告期内本集团投资收益约为54.48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约30.50亿元,主要是日系合资企业盈利减少等综合所致。”
财报显示,2023年上半年广汽集团汽车销量为116.3万辆,同比增长1.14%,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23.6万辆,同比增长108.52%。换句话说,广汽集团之所以销量能够实现增长,主要是依靠新能源汽车,而新能源汽车主要来自广汽埃安。
具体品牌来看,合资品牌中,上半年广汽本田销量28.99万辆,同比下滑18.89%,而广汽丰田为45.28万辆,同比下滑9.48%。自主品牌中,广汽乘用车销量18.81万辆,同比增长8.97%,而广汽埃安为20.93万辆,同比增长108.81%。
据《汽车行业关注》统计,广汽丰田和广汽本田占集团总销量63.86%,而广汽乘用车和广汽埃安仅34.17%。也就是说,合资品牌仍然是广汽集团的主要销量来源,合资品牌的表现将直接影响广汽集团的表现,但未来的增长动力却来自自主品牌,虽然广汽乘用车+广汽埃安的销量远不及合资品牌,但却实现同比增长。
合资品牌路在何方?
作为广汽集团合资品牌的一员,广汽三菱率先陷入困境。财报显示,截至2023年6月30日,广汽三菱资产总额为43.25亿元,负债总额为57.4亿元,净资产为-14.15亿元,已经资不抵债。
7月13日,广汽三菱发布内部信公开承认,由于销量远未达预期导致经营陷入困境,公司不得不进入临时停产状态,同时针对人员结构进行优化,也就是裁员。更早之前,广汽三菱已经消失在集团的产销快报中,其销量被纳入“其它”,原因是“销量占比较小不足以单独列出”。
除了广汽三菱外,广汽菲克也因销量低迷、资不抵债宣布终止国产,Jeep品牌将全面转为进口品牌。目前,广汽菲克破产相关事项正按法定程序推进中。至于广汽丰田和广汽本田,上半年表现也并不理想,特别是广汽本田,其已经多月跌出中国乘用车企前10。
此前,广汽集团在2022年财报中定下了“2023年全年挑战汽车销量同比增长10%”的目标,以期继续保持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增长态势。据了解,2022年广汽集团全年销量243.38万辆,2023年同比增长10%即为268.18万辆,而上半年广汽集团销量116.3万辆,目标完成率为43%。当然,除了广汽集团外,国内大部分车企都未能实现“时间过半、销量过半”,其中就包括比亚迪。
对于广汽集团而言,想要完成销量目标必须依靠自主品牌,以广汽埃安为代表的新能源车势头迅猛,销量增长速度大幅优于行业。上半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为374.7万辆,同比增长44.1%,而广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23.6万辆,同比增长108.52%,占集团总销量20.29%,其中广汽埃安销量为20.93万辆,同比增长108.81%。
乘联会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广汽埃安销量最高的车型是AION S,为96005辆,这也是广汽埃安投放到网约车市场的主要车型,其次是AION Y,为88243辆。
广汽埃安销量增长离不开网约车市场,约30%销量来自网约车。广汽埃安品牌副总经理肖勇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埃安不会放弃网约车市场。如果让Model 3去跑网约车,可能三个月就趴窝了。大家不要陷入一个误区,一说网约车就觉得好像上不了台面,不是件很说得出口或拿得出手的事情,我不这么认为。如果现在哪个品牌说它一个月网约车能卖3万台,我写个表扬信给他!”
广汽集团并不是个例,背后折射出了眼下合资品牌在中国汽车市场的“窘境”,包括隶属于长安汽车集团的长安福特、长安马自达,隶属于上汽集团的上汽大众、上汽通用,隶属于东风汽车集团的东风日产、东风本田、神龙汽车,在2023年的表现都不太理想。
合资品牌的式微,自主品牌的迎头追赶,已经成为中国汽车市场最真实的写照,也透露了合资品牌在国内市场的尴尬地位。此前,合资品牌统治中国汽车市场20多年,中国汽车品牌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但如今的自主品牌已经逐渐成为全球车企追赶的目标,丰田+比亚迪、大众+小鹏汽车、福特+长安、捷达+零跑,这样的例子在往后或许将越来越多。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汽车行业关注》,第一时间汽车行业内幕消息,一起说说汽车圈子那些事。欢迎爆料!微信号autoWechat
阅读量:0
*以上文章留言只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与立场,如果你有更多的见解,欢迎投稿分享
4月1日,国内新势力品牌陆续如期对外发布2025年3月交付数据,这是2025年以来相对正常的交付月度,不再受到春节假期的影响。从交付数据来看,国内各大新势力品牌都交出了相对不错的成绩单,整体普遍实现增
3月31日,恒大汽车发布一则《内幕消息》,内容包括1、与相关附属公司有关的裁决更新;2、延迟刊发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之年度业绩公告;3、暂停交易。恒大汽车在公告中表示,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
4月1日午间,针对小米SU7“在高速路上碰撞后爆燃致人员伤亡”一事,小米公司发言人官方回应。小米公司发言人表示:“2025年3月29日22时44分,一辆小米SU7标准版在德上高速公路池祁段行驶过程中遭
3月31日晚,赛力斯对外公布2024年年度业绩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赛力斯实现营业收入1451.76亿元,同比增长305.04%,创历史新高;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9.46亿元,同比扭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