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汽车行业关注(autochat.com.cn)09月09日报道——
9月8日,Apollo智慧出行集团有限公司(下称“APollo出行”)发布公告称,考虑到全球市况动荡及地缘政治冲突、金融市场氛围持续不确定及疫情后短期经济复苏等其他商业因素,相关各方已同意终止收购协议,因此收购事项及配售事项将不会进行。
借壳上市,成为威马汽车“活下去”的唯一机会。1月11日,APOLLO出行披露一则重大收购事项公告,公司拟以20.23亿美元(约158.54亿港元)收购威马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威马”)全资附属公司WM Motor Global Investment Limited的全部已发行股本,并将通过以每股0.55港元配发288亿股的方式进行结算。
APOLLO出行公告中称,公司将配售71.23亿股股份,且每股配售价不低于0.55港元,预计该项配售所得款项总额将约为39.18亿港元,筹资净额估计约为35.26亿港元。作为一家智慧出行服务供应商,APOLLO出行在公布收购公告前的市值为27.88亿港元,此次增发收购的数额相当于上市公司市值的5.7倍。在本次交易达成之前,威马持有APOLLO出行公司的23.67%的股权。增发收购后,威马方面持有上市公司311亿股,股权占比将上升至80.91%。
这笔收购对于威马汽车而言意义重大。据了解,威马汽车曾向科创板、港交所递表申请上市,但均以失败告终,在IPO无果的状态下,借壳成为威马汽车上市的唯一选择,而随着这笔收购的终止,威马汽车上市的希望也将基本告终。当然,即便威马汽车反向收购成功,能不能在二级市场融资也是未知数,毕竟投资威马汽车的风险要远大于机会,而如今威马汽车显然已经失去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对于早已陷入经营危机的威马汽车而言,活下去也将面临更多不确定性。
眼下,威马最缺的依然是钱。招股书显示,2019年-2021年三年间,威马汽车归母净亏损分别为44.45亿元、50.84亿元、82.05亿元,三年间共计亏损174亿元。截至2022年3月31日,威马汽车账面剩余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6.78亿元,而降薪裁员、工厂停产、总部大楼欠租等,无不透露威马财务捉襟见肘。
从2022年下半年开始,威马汽车开始连续被曝出店面大面积关门的消息。2022年11月,威马汽车被曝降薪,以此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今年2月,威马又被曝出拖欠员工工资,员工讨薪无果后到工厂门口拉横幅维权,随后有关部门介入调查此事。
这一切就像死循环。威马在曝出财务危机后,由于无法向供应商支付货款,再加上没有订单,威马汽车工厂被迫停产,越来越多的员工只能离职寻找新出路。随着威马危机的加深,其在多个全国多个省市门店大面积关停,车主们想要维修却找不到门店,即使找到门店也需要长时间等待零部件。现今,惨的不仅仅是威马,还有被拖欠货款的供应商,一直拿不到工资的员工,以及车辆故障却找不到零部件维修的车主们……进入2023年后,威马汽车及关联公司多次被股权冻结、被列为被执行人,沈晖甚至被限制高消费。
如今,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竞争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出现危机。7月21日,四川野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野马汽车”)新增破产审查案件,申请人为重庆森迈汽车配件有限公司,经办法院为成都市龙泉驿区人民法院。此外,包括天际汽车、爱驰汽车、奇点汽车、拜腾汽车也在今年相继停工停产,与威马汽车并无异处。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汽车行业关注》,第一时间汽车行业内幕消息,一起说说汽车圈子那些事。欢迎爆料!微信号autoWechat
阅读量:0
*以上文章留言只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与立场,如果你有更多的见解,欢迎投稿分享
4月3日,吉利汽车旗下紧凑型SUV——新款博越L官图正式发布。据了解,本次新车官方称为第四代车型,作为新一代车型,新车外观变化颇为明显,采用全新设计语言,配置上也全面进行了升级,配备全域AI技术体系和
4月3日,赛力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今年3月的产销快报。数据显示:3月赛力斯总销量为24609辆,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34.43%。一季度销量为68368辆,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40.10%。其中,新能源
4月3日,比亚迪法务部发文,起诉自媒体“智能EVO”。官方指出关注到自媒体“智能EVO”在网络平台上对比亚迪进行造谣和抹黑,其不实言论严重损害比亚迪的品牌声誉,对这样的行为已进行报案。与此同时,官方还
4月4日,多家媒体报道余承东职务发生变化。《汽车行业关注》从华为官网了解,余承东在华为官网上的介绍信息已变更为“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而原先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身份认证已取消。此
3月31日,乘联会对外公布2025年1至2月全年国内汽车进口车销量数据。数据显示,今年前2月国内进口汽车销量为5.6万辆,同比下滑46%,进口车持续萎缩压力较大。细分来看,从今年前2月各大国别销量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