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汽车行业关注(autochat.com.cn)01月22日报道——
汽车产业加速向新能源方向转型,开始席卷传统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规模。
1月19日,博世集团宣布,该公司计划将在2026年底前在软件和电子部门裁员约1200人,其中950人(约占80%)在德国。据了解,这是其两个月内第二次宣布裁员。2023年12月10日,博世集团表示,2025年之前位于德国的两家工厂的驱动器部门需要在开发、管理和销售领域裁员至多1500人,以适应汽车行业不断变化的需求和技术。
对于裁员的原因,博世很直接地表示,“电动汽车领域就业需求降低,再加上高通胀和经济疲软,不得已削减其开发自动驾驶技术的预算。”简单来说,由于传统汽车行业加速新能源化,博世希望通过裁员适应汽车行业不断变化的需求和技术,应对成本上升和增长放缓的问题。博世CEO Stefan Hartung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未来一至两年,公司将难以达到预期销售和利润目标。2024年将比预期的更加困难,2025年可能也是如此。”
除了博世外,宣布裁员的还有法雷奥、采埃孚。
1月19日,法雷奥宣布将在全球范围内裁员1150人,这是该公司为增强组织竞争力的一项举措。法雷奥表示,裁员是为了提高集团在汽车电气化背景下的竞争力和效率,希望通过建立一个更加灵活、连贯和完整的组织来加强我们的竞争力。
1月18日,采埃孚宣布将在2023年前裁员1.2万人,这几乎相当于采埃孚德国所有工作岗位的四分之一。采埃孚裁员,核心原因还是电动化转型,“我们希望保住工作岗位,但我们知道仅向电动化转型就会导致就业岗位减少。”采埃孚表示,与内燃机汽车零部件相比,电动汽车零部件制造所需要的劳动力减半。
不管是博世、采埃孚还是法雷奥,裁员的根本原因都可以归结为电气化转型带来是需求下降。当汽车行业加速电动化转型时,传统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市场发展空间逐渐被压缩,这些传统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正在汽车电动化趋势中求变,以保持自身的行业地位和未来发展。
在电动车市场兴起之前,博世、大陆、爱信、采埃孚等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牢牢把控发动机、变速箱、底盘系统等核心零部件的关键技术,不少中国车企将采用爱信变速箱、博世制动系统等作为产品的关键卖点。而随着电动车兴起,发动机、变速箱等核心零部件被直接抛弃。此外,新能源汽车时代下,产品的开发周期由36~48个月缩短至18~24个月。在这种环境下,中国供应商呈现出更好的配合度,而海外供应商则显示出了一些水土不服的情况。
在这一轮产业变革之中,无论是中国车企还是中国供应链企业,都呈现出更快的转型速度,而海外车企和供应链企业,尽管早已开启转型之路,但速度显然比中国同行更慢。同时,当下多变的行业、国际局势等外部环境,也让巨头们的大象转身,承受了更多压力。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汽车行业关注》,第一时间汽车行业内幕消息,一起说说汽车圈子那些事。欢迎爆料!微信号autoWechat
阅读量:0
*以上文章留言只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与立场,如果你有更多的见解,欢迎投稿分享
据《车质网》最新3月投诉数据显示,榜单前十名的品牌分别有比亚迪、理想汽车、吉利汽车、长安汽车、一汽丰田、东风日产、广汽本田。其中,比亚迪与理想汽车均都是因为价格变动,导致投诉量剧增。比亚迪3月的投诉量
当前,新势力车企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进入2025年,造车新势力“头把交椅”易主。据《汽车行业关注》统计,2025年一季度销量前三新势力分别为小鹏汽车、理想汽车、零跑汽车,交付量分别为94008辆、92
日前,“小米SU7高速上爆燃致3人遇难”事件引发社会关注。据《汽车行业关注》查询后了解到,当事人家属王女士@诗雨370491153 已经清空所有有关这次小米事故的微博。此前,她曾在微博发布关于SU7爆
4月2日,特斯拉对外发布今年一季度的产销数据。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特斯拉的销量为336,681辆,与上年同期相比下滑13%,低于市场预估的37.3万辆汽车。值得一提的是,特斯拉在一季度的销量不佳,与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