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汽车行业关注(autochat.com.cn)03月25日报道——
据媒体报道,特斯拉中国本月早些将上海工厂员工每周工作时间从原有的六天半调整为五天,由此减少Model Y和Model3的产量,并可能将持续到4月份,至于何时恢复正常生产,员工们还没有得到明确的最新消息。特斯拉中国对此暂无回应。
特斯拉在国内的日子越来越难过。
2023年,特斯拉全球交付180.86万辆汽车,“踩线”达成180万辆交付目标。然而,特斯拉顺利完成2023年销量目标的背后,离不开利润牺牲以价换量。2023年内,特斯拉在美国、欧洲、中国等市场降价,这无疑提升了特斯拉车型的竞争力,消费者还是愿意为了价格妥协,但这也让特斯拉的毛利率一度下滑,从一季度的19.3%下跌至四季度的17.6%。
不容置疑的是,目前特斯拉的产品竞争力已经明显不足,特斯拉的车型更新换代速度太慢。一般来说,一款燃油车三年左右进行改款,六年左右进行换代,而在电动化时代,电动车频率更高一些,国产电动车的改款缩短至两年,换代缩短至四年。反观特斯拉,2016年发布Model 3,2023年才推出改款。
以往,很多中国电动车都会将特斯拉视为竞争对手,甚至是楷模,超越特斯拉成为它们的首要目标,而从当前的市场表现来看,虽然绝大部分电动车的表现还不如特斯拉,但从核心技术来看确实已经实现了超越,之所以还有消费者愿意选择特斯拉,还是基于品牌认知考虑,首先特斯拉是国外品牌,其次在电动汽车市场发展时间足够久。
另外,以往特斯拉被视为“电动车市场的鲶鱼”,一举一动都会受到国内外车企的关注。2023年,特斯拉率先在电动汽车行业内掀起降价风暴,在为其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的同时,也让其它车企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面对特斯拉的降价大潮,众多车企纷纷开始调整自身的定价策略,跟进降价成行业的普遍现象。而进入2024年,比亚迪率先开启价格,特斯拉也继续给出大量优惠政策,但显然此时的特斯拉并没有赢得多大的关注,降价对于特斯拉的销量带动作用正在减少,对业绩的负面影响开始显现,毕竟如果连降价都卖不出去,那么特斯拉恐怕也很难拿出有效的手段来提高市场。
不久前,特斯拉宣布将与4月1日涨价,Model Y车型售价将调高5000元人民币,现行的8000元官方现车保险补贴政策、最高10000元的车漆减免政策也将在3月31日到期。按照上述算法,销售称本次调价实际涨价幅度最高达2.3万元。在其它车企降价的情况下,特斯拉却反其道而行之,这又何尝不是一种验证市场的方式,此举可能是变相的逼单举措,意在季度末的销量提振,目前特斯拉Model 3和Model Y的交付时间均在2至6周。
在中国“卷”起降价潮的车企往往是希望“以价冲量”,但特斯拉的优惠并未换来销量提升。乘联会数据显示,2月份特斯拉国内零售销量为3.01万辆,同比下滑11%,今年前两个月交付量总计7.00万辆,同比增长15%。消费者对价格的观望情绪比较重,带来的积极的增量因素在短期之内并不明显。降价的当时会出现销量的暂时低迷观望的现象,短期内降价带来的积极的购买效果被抵消,但在中国车圈价格战如火如荼的趋势下,特斯拉逆势涨价反而能保全自身吗?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汽车行业关注》,第一时间汽车行业内幕消息,一起说说汽车圈子那些事。欢迎爆料!微信号autoWechat
阅读量:0
*以上文章留言只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与立场,如果你有更多的见解,欢迎投稿分享
4月1日,国内新势力品牌陆续如期对外发布2025年3月交付数据,这是2025年以来相对正常的交付月度,不再受到春节假期的影响。从交付数据来看,国内各大新势力品牌都交出了相对不错的成绩单,整体普遍实现增
3月31日,恒大汽车发布一则《内幕消息》,内容包括1、与相关附属公司有关的裁决更新;2、延迟刊发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之年度业绩公告;3、暂停交易。恒大汽车在公告中表示,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
4月1日午间,针对小米SU7“在高速路上碰撞后爆燃致人员伤亡”一事,小米公司发言人官方回应。小米公司发言人表示:“2025年3月29日22时44分,一辆小米SU7标准版在德上高速公路池祁段行驶过程中遭
3月31日晚,赛力斯对外公布2024年年度业绩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赛力斯实现营业收入1451.76亿元,同比增长305.04%,创历史新高;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9.46亿元,同比扭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