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汽车行业关注(autochat.com.cn)04月05日报道——
自雷军宣布造车以来,关于小米造车一事就备受关注。随着小米汽车首款车型SU7在3月28日上市以来,市场上对于小米汽车的热度只增不减,频繁的登上微博热搜位置。除了线上热度持续高涨,线下的热度同样也非常火爆。据多家小米门店人员透露,门店单日的采访人数近10000人次,试驾排到凌晨2、3点已是常态。
据了解,小米SU7在3月28日上市,新车定位中大型纯电轿车,共推出3款车型。其中,标准版售价 21.59 万元,搭载单电机、5.28s 零百加速、CLTC 续航 700 公里。小米 SU7 Pro 版售价 24.59 万元,Pro 版与标准版的区别在于增加了 20.7kWh 电池、激光雷达、小米智驾 Max 城市 NOA。小米 SU7 Max 版售价 29.99 万元,其性能及操控方面比起前两个版本更强,拥有 2.78s 零百加速、265km/h最高时速、续航达800km CLTC 。
该车一上市直接火爆市场,官方数据显示:上市发布会后小米SU7开启预定,4分钟时间新车大定就破万,7分钟大定破2万,27分钟大定破5万,首日大定数为88898台。截止昨日,小米创始人雷军透露,小米SU7开售至今,大定数量已超10万。
不得不说,这样的大定成绩在汽车行业里面可谓是前所未有。当然,汽车行业关注认为,小米SU7可以如此火爆与小米集团早前在手机、智能家电等行业打下的口碑及用户积累有一定的关系。此外,与小米的营销策略和价格更是紧密相连。作为小米汽车的创始人雷军,不仅自带流量光环还拥有强大的人脉关系。单单是小米SU7上市发布会,就请来了几位车企的大佬为其助阵。
此外,在新车发布之前,小米官方及雷军对小米SU7的宣布并不少,经常都能在微博热搜看到关于小米SU7的内容。在大众关注的价格环节,雷军更是做了非常多的铺垫,多次拿保时捷和特斯拉出来进行对比,让大众感觉价格不菲,这样当价格公布时,自然也更容易被大众接受。首批车主交付方面,雷军也是做到了亲力亲为,甚至还为车主开车门,让首批车主大赞仪式感满满。
今日,小米官方更是放出了大招,在微博公布了首款媒体对于小米SU7的评测。从官方发布的汽车媒体来看,均是国内知名的汽车媒体,其中有汽车之家、懂车帝、易车、太平洋汽车、腾讯汽车、网易汽车、搜狐汽车、新出行等。
汽车之家评价小米SU7:这不是一个车第一个产品该有的表现,甚至于在国内所有开过的电车里,他的表现绝对是数一数二了,智能座舱,妥妥的第一梯队,如果你是小米生态的用户的话,体验感更是直接拉满。
懂车帝:小米汽车确实在认认真真打造自己的第一台车,满足了性能车爱好者对性能的需求,也能让绝大多数消费者开起来轻松惬意,开起来绝对不无聊。
易车:操控、舒适、智能,是国产车品牌的代表之一。
太平洋汽车:外观很有个性,不随大流;好开程度在同样硬件素质的车里,算得上数一数二;智能生态方面,扩展性、可玩性也是非常高的,总的来说是一辆细节满满、充满惊喜的车。
腾讯汽车:SU7和其他国产电动汽车最大的不同,就是电门响应非常快,对于一辆运动型轿车来说,这是非常可贵的;转向非常精准,指哪打哪,车身跟随性非常好。
网易汽车:这是一部开起来相当称手,让你感觉到很享受的车,不单纯是堆料,而是通过有效的整合,去造出一部令人尊敬的作品。
搜狐汽车:在做汽车媒体之后,我对车的热情确实会消减很多,很少有车能让我一下兴奋起来,但小米SU7就是这样一台车。
新出行:智能座舱部分,把轻交互、人因安全、重应用做了体系化的思考,并且基于澎湃OS思考了未来的拓展性和应用兼容性;小爱语音车载、米家设备互联非常完善,带来了0延迟、0层级的交互体验。
从几家媒体的评价来看,对于小米SU7都是非常看好的。那么,大家怎么认为?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汽车行业关注》,第一时间汽车行业内幕消息,一起说说汽车圈子那些事。欢迎爆料!微信号autoWechat
阅读量:0
*以上文章留言只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与立场,如果你有更多的见解,欢迎投稿分享
据《车质网》最新3月投诉数据显示,榜单前十名的品牌分别有比亚迪、理想汽车、吉利汽车、长安汽车、一汽丰田、东风日产、广汽本田。其中,比亚迪与理想汽车均都是因为价格变动,导致投诉量剧增。比亚迪3月的投诉量
当前,新势力车企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进入2025年,造车新势力“头把交椅”易主。据《汽车行业关注》统计,2025年一季度销量前三新势力分别为小鹏汽车、理想汽车、零跑汽车,交付量分别为94008辆、92
日前,“小米SU7高速上爆燃致3人遇难”事件引发社会关注。据《汽车行业关注》查询后了解到,当事人家属王女士@诗雨370491153 已经清空所有有关这次小米事故的微博。此前,她曾在微博发布关于SU7爆
4月2日,特斯拉对外发布今年一季度的产销数据。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特斯拉的销量为336,681辆,与上年同期相比下滑13%,低于市场预估的37.3万辆汽车。值得一提的是,特斯拉在一季度的销量不佳,与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