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汽车行业关注(autochat.com.cn)04月18日报道——
4月17日,美国电动汽车制造商Rivian表示,在电动汽车需求普遍放缓的情况下,该公司将削减约1%的员工,以降低成本。据了解,这是Rivian年内第二次裁员。2月21日,Rivian在发布2023年第四季度财报时宣布裁员10%。
与特斯拉不同,Rivian仍处于亏损状态,而且现金储备薄弱,通过裁员也是迫不得已。当然,现今美国经济情况对于汽车等大宗消费品而言并不理想,美国市场对汽车的需求不断减弱,令电动车制造商苦不堪言。至于裁员能够起多大的作用,目前还不得而知。
裁员加之亏损,注定了Rivian的日子不会很好过。据了解,Rivian在2023年累计交付5.01万辆新车,大幅低于市场预期。报告期内,Rivian实现营收44.34亿美元,同比增长167.43%;净亏损54.32亿元,同比收窄19.55%;截至2023年12月31日,Rivian账面上的现金储备为79亿美元。
对于Rivian,特斯拉CEO马斯克表示,“Rivian的产品设计并不差,但让一家汽车公司盈利真正困难的是实现大规模生产和正现金流。”马斯克预测,如果Rivian不大幅削减成本,按照目前的轨迹,该公司将在大约六个季度后耗尽资金,并补充称“也许这个轨迹会改变,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
特斯拉是电动汽车市场最成功的车企之一,马斯克作为特斯拉的掌舵者对两家“新手”车企大肆说教也可以理解,但特斯拉最近也遇到了问题。
4月15日,马斯克发布全员信,宣布特斯拉全球将裁员10%。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年底,特斯拉在全球范围内共有14.05万名员工,这也意味着此次裁员将有超1.4万名员工受到波及。马斯克表示,本次裁员原因是特斯拉的快速增长导致某些领域的角色和工作职能的重复。
据了解,此次裁员也涉及中国市场,特斯拉中国区裁员涵盖多个部门,部分部门已裁员完毕,销售人员是“重灾区”,被裁人员多数为工作时间六个月以内的新员工。“这批人按照‘0.5N+3’进行赔偿,因为特斯拉底薪较高,所以赔偿到手大概有4至5万元。”
另一个和裁员直接相关的原因是特斯拉未达预期的交付量。今年一季度,特斯拉全球交付38.68万辆新车,同比下滑8.5%,环比下滑20.2%,这是特斯拉自2022年第三季度以来首次跌破40万辆,也是近四年来首次出现季度同比下滑。
在特斯拉宣布裁员当天,其股价大跌5.59%,报收161.48美元/股,目前最新股价为155.45美元/股,市值4957.5亿美元,市值跌破5000亿美元。目前,机构普遍认为特斯拉短期内面临重大风险,主要不利因素包括汽车价格的降幅比预期大、电动汽车的竞争加剧、第三代平台产品和功能的延迟开发等,但长期来看特斯拉的增长潜力还是存在的,受益于成本下降,尤其是电池成本下降,特斯拉有望在今年晚些时候推出其长期承诺的面向大众市场的电动汽车车型。
总的来说,不管是Rivian还是特斯拉,其裁员背后都是全球电动汽车市场增速放缓的影响。2024年第一季度,全球所有纯电动汽车的销量同比增长约10%。相比之下,2023年第四季度的增长率约为35%。有专家指出,想要扭转局面,除了简单地降低劳动力成本之外,必须让销售再次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汽车行业关注》,第一时间汽车行业内幕消息,一起说说汽车圈子那些事。欢迎爆料!微信号autoWechat
阅读量:0
*以上文章留言只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与立场,如果你有更多的见解,欢迎投稿分享
4月3日,比亚迪法务部发文,起诉自媒体“智能EVO”。官方指出关注到自媒体“智能EVO”在网络平台上对比亚迪进行造谣和抹黑,其不实言论严重损害比亚迪的品牌声誉,对这样的行为已进行报案。与此同时,官方还
4月4日,多家媒体报道余承东职务发生变化。《汽车行业关注》从华为官网了解,余承东在华为官网上的介绍信息已变更为“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而原先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身份认证已取消。此
3月31日,乘联会对外公布2025年1至2月全年国内汽车进口车销量数据。数据显示,今年前2月国内进口汽车销量为5.6万辆,同比下滑46%,进口车持续萎缩压力较大。细分来看,从今年前2月各大国别销量情况
据《车质网》最新3月投诉数据显示,榜单前十名的品牌分别有比亚迪、理想汽车、吉利汽车、长安汽车、一汽丰田、东风日产、广汽本田。其中,比亚迪与理想汽车均都是因为价格变动,导致投诉量剧增。比亚迪3月的投诉量
当前,新势力车企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进入2025年,造车新势力“头把交椅”易主。据《汽车行业关注》统计,2025年一季度销量前三新势力分别为小鹏汽车、理想汽车、零跑汽车,交付量分别为94008辆、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