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汽车行业关注(autochat.com.cn)04月28日报道——
4月28日,多家媒体报道称,小米汽车将布局7款车型,该平台将采用程式混动的动力总成,其中,三款已规划产品均为SUV车型,定位家庭用车,对标理想L7/8/9,且售价区间会比理想汽车产品更低。除了对标理想汽车外,其它布局的产品也将对标Model Y以及极氪001 FR车型,包括一款纯电SUV和一款高性能产品,分别对标Model Y和极氪001 FR。
针对上述消息,小米集团公关部总经理王化转发微博并澄清:“该消息不实!”
2021年3月31日,雷军在小米小米发布会上官宣正式进入电动汽车行业,计划在10年内投入100亿美元打造电动汽车。在发布会上,雷军表示:“小米汽车是我人生之中最后一次重大的创业项目,愿意押上人生全部的声誉,亲自带队,为小米汽车而战。”自此,雷军开启造车之路。
今年3月28日,小米汽车首款车型——小米SU7正式上市,新车共推出标准版、Pro版和Max版三款车型,售价区间为21.59万元-29.99万元,动力上提供双电机版本和单电机版本车型选择。小米SU7定位轿跑车,被称可以媲美保时捷、特斯拉的Dream Car,但绝对不是普通家庭的Dream Car。
此前雷军曾针对“小米汽车第一辆车为什么做轿车?为什么不做SUV、MPV”问题做出解释。雷军表示,首先,车是用来开的。轿车的驾驶体验更好,更适合一个人日常开,还可兼顾二人世界和小家庭。其次,轿车市场需求非常大,总量和SUV差不多。做一款好的纯电轿车,非常难,目前市场上好的纯电轿车其实不多。
从造车到交付新车,雷军仅用3年左右的时间就造出了首款车型,作为小米集团首款进军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力作,小米SU7自上市之际就吸引了很多消费者的关注并获得了极高的流量。在本次2024北京车展上,小米汽车展台人满为患,雷军也在车展上表示,截至4月24日,小米汽车锁单量超75723辆,发布28天已交付5781辆。目前小米汽车正全力扩充产能,预计5月底开始交付Pro版,6月月交付超1万辆。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之前,自打小米加入造车领域就一直受到外界的质疑,雷军也多次通过社交平台谈及小米造车事宜,包括小米量产时间是否太晚。雷军认为:“汽车是百年赛道,只要看好汽车产业,任何时间都不晚。”并坦言,小米成为电车前五才能成功,目标是在2024年进入行业第一阵营。据官方数据显示,小米SU7开放预订后,4分钟大定破1万辆,7分钟大定2万辆,27分钟大定高达5万辆。作为汽车圈初出茅庐的品牌,从数据上看,雷军入局造车还是相当成功的。但雷军也指出,小米汽车第一阶段算是成功了,但长期目标是在15年到20年奋斗期内,成为全球前五的车厂。当然,在竞争激烈的当下,小米汽车想要依靠小米SU7一款车型实现目标并不容易。
对小米汽车来说,首款车型的量产已实现,订单也远超市场预期。按照规划,2024年小米SU7交付目标超过10万辆。对于雷军和小米汽车而言,已经没有回头路可走,至于未来小米汽车是否会推出更多的车型?此前有媒体报道称,小米汽车第二款新车将定位纯电SUV,预计于2025年上半年推出,延续小米汽车首款车型的设计水准;第三款车型初步定位在15万元级,预计于2026年推出。不过小米汽车官方和雷军并未对这一消息做出回应。
值得一提的是,4月20日晚,360公司创始人周鸿祎在社交平台表示,日前与雷军会面时曾发问,小米SU7这么火,是不是也送自己一部体验一下。但雷军表示,其研究了周鸿祎的选车标准,周鸿祎不会开车只坐后座。小米SU7是给追求驾驶乐趣的用户设计的,不适合周鸿祎,等小米做SUV车型时再给周鸿祎推荐。
未来小米汽车是否会推出更多的车型,目前消息有限尚不清楚,后续《汽车行业关注》也将持续关注。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汽车行业关注》,第一时间汽车行业内幕消息,一起说说汽车圈子那些事。欢迎爆料!微信号autoWechat
阅读量:0
*以上文章留言只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与立场,如果你有更多的见解,欢迎投稿分享
4月3日,比亚迪法务部发文,起诉自媒体“智能EVO”。官方指出关注到自媒体“智能EVO”在网络平台上对比亚迪进行造谣和抹黑,其不实言论严重损害比亚迪的品牌声誉,对这样的行为已进行报案。与此同时,官方还
4月4日,多家媒体报道余承东职务发生变化。《汽车行业关注》从华为官网了解,余承东在华为官网上的介绍信息已变更为“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而原先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身份认证已取消。此
3月31日,乘联会对外公布2025年1至2月全年国内汽车进口车销量数据。数据显示,今年前2月国内进口汽车销量为5.6万辆,同比下滑46%,进口车持续萎缩压力较大。细分来看,从今年前2月各大国别销量情况
据《车质网》最新3月投诉数据显示,榜单前十名的品牌分别有比亚迪、理想汽车、吉利汽车、长安汽车、一汽丰田、东风日产、广汽本田。其中,比亚迪与理想汽车均都是因为价格变动,导致投诉量剧增。比亚迪3月的投诉量
当前,新势力车企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进入2025年,造车新势力“头把交椅”易主。据《汽车行业关注》统计,2025年一季度销量前三新势力分别为小鹏汽车、理想汽车、零跑汽车,交付量分别为94008辆、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