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汽车行业关注(autochat.com.cn)07月17日报道——
据国内媒体报道,极星汽车在国内的公关团队已经暂时解散,后续公关对接工作暂未有安排。同时,极星科技的飞书上多个部门人员已经清零,包括品牌市场部和公共关系部。
极星对此回应,目前极星科技各个部门,包括公关团队均在正常运转。相关的对外沟通和传播工作也在正常开展。极星还表示,为更好规划极星品牌在中国市场的业务发展,在南京市政府以及多方的支持下,极星科技中国区总部迁址南京,涉及部分团队迁移及人员变动。这个过程会与员工坦诚沟通,彼此尊重。同时,也欢迎各位优秀人才加入极星。
不久前,极星科技被曝将于9月底前裁员约30%,为中国市场史上首次大裁员。随后,极星科技方面回应称,“裁员约30%”的内容为不实信息。“在南京市政府以及多方的支持下,极星中国区总部迁址南京,涉及组织架构调整和团队迁移。在这一过程中,极星科技将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规,充分保障相关员工的合法权益,与员工坦诚沟通、彼此尊重、双向选择。”
极星中国区总部从上海转移至南京,人员架构有所调整在预期之内,但以公关为代表的市场前线团队全员下线,对极星科技的未来市场表示担忧。除了总部搬至南京外,极星还被曝出成都工厂关停,生产转至极星重庆工厂以及吉利工厂,但该消息目前未经证实。
作为独立电动高性能汽车品牌,极星从一开始就对标特斯拉,并模仿特斯拉的发展路线。当时,极星推出的首款车型Polestar 1定位两门运动跑车,售价高达145万元,不过Polestar 1的表现确实难看。乘联会数据显示,2020年Polestar 1在国内销量仅为24辆。业内普遍认为,极星1并不是为了销售,而是为了塑造起高端品牌形象。
2019年2月,极星推出首款纯电动汽车Polestar 2,该车基于沃尔沃CMA架构打造,当前单电机标准续航版售价25.8万元,单电机长续航版售价28.28万元,双电机长续航版售价33.8万元,直接对标特斯拉Model 3,该车型被认为是极星的走量车型。不过,Polestar 2并没有成为特斯拉Model 3的对手,反而成为中国市场上叫好不叫座的车型。数据显示,2021年极星汽车全球累计销量29,000辆,而相关数据显示这一年极星在国内市场的销量仅2048辆,占全球总销量7%。2022年和2023年,极星同样未公布具体市场销量,其中2023年极星全球交付5.46万辆汽车,仅完成下调后目标的91%。终端销量显示,2023年极星在中国市场销量仅983辆,2022年为1717辆。
此外,极星还陷入亏损之中。2021年和2022年,极星分别亏损10.07亿元和4.66亿元,2023年,极星销售毛利率由正转负,为-17.44%,其净亏损增加至11.73亿元。以此推算,2023年极星每卖一辆汽车亏损2.15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5万元。另外,截至2023年12月31日,极星汽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下降至7.69亿美元,按照极星汽车的市场表现,目前持有的现金流很难支撑未来一年的布局,急需加快市场融资。
然而,资本市场对于极星汽车的未来也表现担忧。Polester极星于2022年6月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交易,股票代码“PSNY”,通过与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Gores Guggenheim合并达成上市要求,极星接手Gores Guggenheim的股价,当日收盘报涨15.76%,报收13.00美元/股,总市值为275亿美元,而截至最近一日收盘,极星股价已经跌至0.9730美元,较上市时已经跌超90%,其已经连续38个交易日低于1美元,面临退市风险。
面对当前股价低迷、持续亏损,极星也提出众多自救计划。一是加快地理扩张计划,计划于2025年进入法国,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波兰,泰国和巴西这七个新市场,并通过当地分销合作伙伴、加强销售管理团队等方式,提高市场占有率。然而,缺乏对进入市场的精准洞察,并制定本土化运营策略是极星在发展中的一大问题。
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进入到周期性洗牌阶段,厂商不仅要卷线上营销能力,尤其是小米SU7的入局,雷军强大的营销能力更让这种卷推向新高度,众多传统车企和新势力高层纷纷下场直播。极星科技CEO沈子瑜在北京车展上接受界面新闻等媒体采访指出,极星汽车需要补上品牌课、销售课和智能课,未来在中国市场销量占比要到三成以上甚至四成。
据了解,星纪魅族现已将Flyme Auto智能座舱操作系统应用在Polestar 4上,但对品牌销量的刺激作用并不明显。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极星销量1065辆,其中指导价33.99万-39.99万元的极星4销量为926辆。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汽车行业关注》,第一时间汽车行业内幕消息,一起说说汽车圈子那些事。欢迎爆料!微信号autoWechat
阅读量:0
*以上文章留言只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与立场,如果你有更多的见解,欢迎投稿分享
4月3日,比亚迪法务部发文,起诉自媒体“智能EVO”。官方指出关注到自媒体“智能EVO”在网络平台上对比亚迪进行造谣和抹黑,其不实言论严重损害比亚迪的品牌声誉,对这样的行为已进行报案。与此同时,官方还
4月4日,多家媒体报道余承东职务发生变化。《汽车行业关注》从华为官网了解,余承东在华为官网上的介绍信息已变更为“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而原先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身份认证已取消。此
3月31日,乘联会对外公布2025年1至2月全年国内汽车进口车销量数据。数据显示,今年前2月国内进口汽车销量为5.6万辆,同比下滑46%,进口车持续萎缩压力较大。细分来看,从今年前2月各大国别销量情况
据《车质网》最新3月投诉数据显示,榜单前十名的品牌分别有比亚迪、理想汽车、吉利汽车、长安汽车、一汽丰田、东风日产、广汽本田。其中,比亚迪与理想汽车均都是因为价格变动,导致投诉量剧增。比亚迪3月的投诉量
当前,新势力车企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进入2025年,造车新势力“头把交椅”易主。据《汽车行业关注》统计,2025年一季度销量前三新势力分别为小鹏汽车、理想汽车、零跑汽车,交付量分别为94008辆、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