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汽车行业关注(autochat.com.cn)07月30日报道——
据法新社等媒体报道,德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采埃孚集团宣布,预计将在2028年年底前在德国裁员约11000至14000人。据了解,截至2024年7月,采埃孚在全球共有大约169000名员工,其中德国员工约54000人。也就是说,此次裁员比例将占德国员工总人数的四分之一左右。
报道称,此次裁员为该公司历史上最大规模裁员计划。至于裁员原因,采埃孚方面表示,裁员计划是为了应对汽车行业,尤其是电动化领域的快速变革。采埃孚首席执行官则表示,做出这个决定并不容易,但这是确保公司在日益激烈竞争的市场中保持竞争力的关键一步,其认为,重组将增强采埃孚的竞争力,巩固其作为全球最大零部件供应商之一的地位。
需注意的是,这并不是采埃孚集团年内首次裁员。今年2月,采埃孚称,在最糟糕情况下,公司可能需要裁员1.2万人。
公开资料显示,采埃孚集团是德国一家世界500强企业,最早于1915年在德国成立,总部位于德国巴登-符腾堡州的腓德烈斯哈芬,主要为企业提供软件到硬件的全面系统性解决方案和产品。
实际上,采埃孚集团的日子不好过仅是德国汽车供应商的一个缩影。随着全球汽车行业格局发生显著变革,德国汽车零部件巨头厂商裁员举措愈加频繁,加入裁员潮的头部供应商也越来越多。除采埃孚集团宣布裁员外,包括舍弗勒、法雷奥、博世等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也在此前宣布过裁员举措。其中,德国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博世集团在1月宣布计划在2026年前裁员1200人,其中950人在德国本土,裁员计划主要集中在智能驾驶与控制系统事业部(XC)。随后的2月,全球最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博世宣布,其软件和电子部门将在2026年底前裁员至多1200人,原因是高通胀以及原材料和能源成本的上升。
据德国咨询公司Falkensteg公布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共有20家年收入超过 1000万欧元的德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申请破产,同比增长60%。此外,包括汽车行业在内的商业领域,上半年德国共有162家年营收超1000万欧元的公司申请破产,其中汽车供应链和机械制造是重灾区之一。
在汽车行业领域,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是全球汽车制造商亦或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目标,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转型背景下,裁员成了“削减成本和提高效率”的有效举措。当前,所有大型零部件供应商都需要面对电动化和智能化的转型,而这项变革带来的成本十分高昂,业内人士预测,进入下半年,德国汽车供应商的破产数量或会进一步增加。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汽车行业关注》,第一时间汽车行业内幕消息,一起说说汽车圈子那些事。欢迎爆料!微信号autoWechat
阅读量:0
*以上文章留言只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与立场,如果你有更多的见解,欢迎投稿分享
4月11日,中国一汽官方宣布,近日,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一汽”)召开会议,宣布领导班子成员任职决定:根据中央组织部关于集团公司领导班子成员任职通知,梁贵友同志任集团公司董事、党委副书记
4月10日,吉利银河星耀8正式开启预售,新车共推出5款配置,预售价区间13.98-17.38万元。据了解,银河星耀8定位中大型插混轿车,搭载雷神EM-i、EM-P插电混动系统,尺寸与在售吉利银河E8接
4月10日晚间,长安汽车发布公告,董事会收到董事王俊先生提交的书面辞职报告,因工作变动,王俊申请辞去公司第九届董事会董事、战略与投资委员会召集人职务。王俊辞职不会影响公司董事会工作的正常运行。辞职报告
据特斯拉中国官网显示,目前Model S / X车型已不再提供单独的“订购新车”选项,目前相应车型页面中仅显示有“查看现车”按钮,Model Y与Model 3则依然显示“立即订购”选项。此举意味着,
乘联会数据显示,2025年3月国内乘用车市场零售销量为194.0万辆,同比增长14.4%,环比增长40.2%;2025年1-3月国内乘用车市场零售累计销量为512.7万辆,同比增长6.0%。其中,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