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汽车行业关注(autochat.com.cn)10月11日报道——
据多家媒体报道,大众汽车中国裁员仍在进行中,主要涉及进口车业务,涉及公司是大众进口汽车(中国)销售公司(VGIC),该公司是大众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旗下全资子公司,成立于2002年11月,注册资本为1.75亿元人民币,此次裁员规模近百人。
据报道,大众中国在本轮裁员中给予员工两种选择,第一种是北京调离去合肥工作,第二种是直接裁员并给予最高N+6的赔偿。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拿到N+6赔偿,最主要的判定标准是需要在大众工作多年的正式员工。
在安徽,大众有多个子公司,包括CARIAD、大众安徽、大众汽车(中国)科技有限公司(VCTC)等。之所以要将员工调任至合肥,是因为现在大众中国的整体重心正在向合肥迁移。知情人士表示,“(进口车)销量不佳,不需要过多的人力支持,因此裁员也正常,此前进口车业务也经历过多次裁员。未来进口车业务或会并到大众安徽,由大众安徽去进行售卖途锐品牌。”
10月10日,大众中国方面针对裁员传闻表示,“此举是其全球范围内降低成本努力的组成部分,目前公司正持续提升各部门及项目的效率、优化成本。根据实际情况,相关措施也涉及直接人力成本及包括行政管理开支、差旅费及培训成本等在内的间接人力成本。”
同时,大众中国指出,2023年集团在所有旗下品牌中启动绩效计划,以在充满挑战的行业态势中保持成功。大众汽车集团设定了清晰的目标,那就是到2026年将效率提升20%。而大众中国与其他所有的部门一样,积极参与并支持全球的绩效计划,具体措施包括调整组织架构、提升工作流程的数字化水平、强化中国区各品牌及部门间的协同,以及加强项目的本土化。
大众汽车曾在2023年12月宣布开展“节流”行动,计划到2026年底累计节约100亿欧元成本,并将营业利润率由3.4%提高到6.5%。然而,大众乘用车品牌今年距离成本节约目标还差20亿至30亿欧元。该公司在电子邮件中表示,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将为此做出重大贡献此。优化措施“可能还包括直接和间接的人力成本”,诸如行政、差旅和培训等。9月中旬,大众汽车中国被曝将削减数百名员工,旨在实现未来三年全球管理费用降低20%的目标。对此,大众汽车集团在一封电子邮件中表示,大众中国将“为此做出重大贡献”,优化工作“可能还包括直接和间接人员成本”,例如管理、差旅和培训。
中国市场是大众汽车全球最大的市场,燃油车竞争力下滑加之电动车转型尚未成功,使得大众汽车在中国市场的销售疲软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进入2024年后,随着自主品牌加速蚕食合资品牌市场,尽管大众汽车在上半年加入了与中国车企的“价格战”,但销量还是下滑7.4%,仅135万辆。当然,中国市场越是下滑,大众汽车越是需要保证其市场地位,不断加大对于中国市场的投入,且主要集中在电动车领域,这或许是大众留在中国市场的最后机会。
9月4日,大众汽车首席执行官奥博穆在沃尔夫斯堡总部举行员工大会上表示,“不再有来自中国的支票了”。换而言之,大众汽车在中国市场的利润已经出现倒挂,很难为大众提供可观的利润水平。奥博穆表示,“欧洲汽车行业正处于非常苛刻和严峻的形势,经济环境变得更加严峻,新的竞争对手正在进入欧洲市场。蛋糕变小了,但餐桌上的客人却更多了。”虽然大众仍然是全球第二大汽车制造商,但也备受挑战,特别是在中国市场。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汽车行业关注》,第一时间汽车行业内幕消息,一起说说汽车圈子那些事。欢迎爆料!微信号autoWechat
阅读量:0
*以上文章留言只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与立场,如果你有更多的见解,欢迎投稿分享
4月3日,广汽集团发布2025年3月及2025年前3月产销快报。数据显示,2025年3月广汽集团销量为17.39万辆,同比下滑3.01%;年内累计销量为37.12万辆,同比下滑9.42%。其中,3月新
4月3日,吉利汽车旗下紧凑型SUV——新款博越L官图正式发布。据了解,本次新车官方称为第四代车型,作为新一代车型,新车外观变化颇为明显,采用全新设计语言,配置上也全面进行了升级,配备全域AI技术体系和
4月3日,赛力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今年3月的产销快报。数据显示:3月赛力斯总销量为24609辆,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34.43%。一季度销量为68368辆,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40.10%。其中,新能源
4月3日,比亚迪法务部发文,起诉自媒体“智能EVO”。官方指出关注到自媒体“智能EVO”在网络平台上对比亚迪进行造谣和抹黑,其不实言论严重损害比亚迪的品牌声誉,对这样的行为已进行报案。与此同时,官方还
4月4日,多家媒体报道余承东职务发生变化。《汽车行业关注》从华为官网了解,余承东在华为官网上的介绍信息已变更为“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而原先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身份认证已取消。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