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汽车行业关注(autochat.com.cn)10月14日报道——
第90届巴黎国际车展即将于10月14日-20日在巴黎凡尔赛门展览中心举办。
巴黎车展在业界的影响力毋庸置疑,与法兰克福车展、日内瓦车展、北美车展和东京车展并称为五大车展,是汽车业的风向标之一,每届车展都会吸引大量知名汽车厂商参展。资料显示,巴黎车展是世界上第一个车展,起源于1898年的国际汽车沙龙会,自1898年至1976年每年一届,此后每两年一届。上一届巴黎车展上在2022年10月举办,由于当时还是处于疫情爆发期,所以并未受到过多关注。时隔两年,汽车业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电动车将是本届巴黎车展的焦点。
相比往届,本次参展的车企数量有所上涨,但随着汽车市场格局的改变,参展的车企也发生了改变,出现了很多新面孔。以往,巴黎车展几乎是德日美等跨国车企的独角戏,但随着新能源汽车的爆火,带着新能源车型登场的中国车企也给西方世界注入新的血液。
据《汽车行业关注》查询巴黎车展官方网站了解到,标致、雪铁龙、雷诺等法国本土车企都没有缺席巴黎车展,也吸引了大众、奥迪、斯柯达、宝马、现代、起亚等跨国车企参展,中国品牌阵营中也比亚迪、广汽、红旗、小鹏、零跑、创维、问界等均参加。不过,日产、丰田、本田等日系厂商则集体缺席,主流豪华品牌中的奔驰也未参展。从数量来看,中国汽车品牌参展数量是最多到,也超过了2023慕尼黑车展中国品牌参展数量,这些品牌都带来了诸多重磅新车,很有可能会成为这届巴黎车展的最大看点。
例如,零跑汽车(在中国之外以“Leapmotor International”的名义运营)在车展上将正式开始在欧洲销售两款车型,即T03小型SUV和C10中型SUV。同时,零跑汽车新款车型B10紧凑型SUV也将在车展进行全球亮相。AITO问界旗下问界M9将在欧洲市场首次发布,并命名为AITO 9。
尽管欧洲本土消费者对中国品牌的认知度仍有待提升,但参加车展无疑是向欧洲市场展示中国汽车品牌的重要窗口,特别是对于举世闻名的巴黎车展而言。当然,中国品牌想要在欧洲市场开疆拓土并不容易。
虽然目前中国汽车在欧洲的市场份额仍然较低,但欧盟俨然已经将正在快速进步的中国电动车视作威胁。10月4日,欧盟就是否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为期五年的反补贴税举行投票。欧盟委员会(下称“欧委会”)发布的声明显示,投票中欧委会对中国进口纯电动汽车征收关税的提议获得了欧盟成员国的必要支持,决定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征收最高达45%的关税。具体税率方面,比亚迪、吉利、上汽分别征收17%、18.8%、35.3%的反补贴税,其它参与调查但未被单独抽样的电动车生产商加征20.7%,其他未配合欧盟调查的中国车企将被征收35.3%的反补贴税。需要注意的是,这是在原有10%的关税基础上加征的最高35.3%的关税。
即便如此,中国车企还是会将出海视为关键战略之一,想要在欧洲必须占得一席之地,就必须直面危机,越来越多的中国厂商开始寻求在欧洲建厂,以降低加征关税带来的影响。从目前来看,加征关税短时间内会增加中国车企撬动欧洲市场的难度,并不能阻挡中国车企进入欧洲的决心,反而会影响到本土车企,包括奔驰、宝马、大众都曾公开反对这一不公平举措。
自2023慕尼黑车展后,中国汽车品牌对于海外车企的冲击和威胁也被体现得淋漓尽致,相信在本届巴黎车展上,其它跨国车企也会有相同的感触,更加深刻地诠释了为海外汽车高层敲响警钟,也让这些全世界更清楚地看到:中国电动车势不可挡,正在引领汽车的未来发展趋势。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汽车行业关注》,第一时间汽车行业内幕消息,一起说说汽车圈子那些事。欢迎爆料!微信号autoWechat
阅读量:0
*以上文章留言只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与立场,如果你有更多的见解,欢迎投稿分享
4月3日,吉利汽车旗下紧凑型SUV——新款博越L官图正式发布。据了解,本次新车官方称为第四代车型,作为新一代车型,新车外观变化颇为明显,采用全新设计语言,配置上也全面进行了升级,配备全域AI技术体系和
4月3日,赛力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今年3月的产销快报。数据显示:3月赛力斯总销量为24609辆,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34.43%。一季度销量为68368辆,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40.10%。其中,新能源
4月3日,比亚迪法务部发文,起诉自媒体“智能EVO”。官方指出关注到自媒体“智能EVO”在网络平台上对比亚迪进行造谣和抹黑,其不实言论严重损害比亚迪的品牌声誉,对这样的行为已进行报案。与此同时,官方还
4月4日,多家媒体报道余承东职务发生变化。《汽车行业关注》从华为官网了解,余承东在华为官网上的介绍信息已变更为“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而原先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身份认证已取消。此
3月31日,乘联会对外公布2025年1至2月全年国内汽车进口车销量数据。数据显示,今年前2月国内进口汽车销量为5.6万辆,同比下滑46%,进口车持续萎缩压力较大。细分来看,从今年前2月各大国别销量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