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汽车行业关注(autochat.com.cn)02月15日报道——
在宣布与本田合并告吹的同时,日产再次交出了一份极其糟糕的成绩单。
2月13日,日产汽车公布2024财年第三季度业绩: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三个月期间,日产实现营收3.159万亿日元,同期为3.108万亿日元;营业利润为311亿日元,同期为1416亿日元,同比下滑78.0%;净亏损141亿日元,同期盈利291亿日元,这是日产第二个季度出现连续亏损。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九个月期间,合并净营收为9.143万亿日元,同期为9.171万亿日元;营业利润为640亿日元,同期为4784亿日元,同比下滑86.6%;净利润51亿日元,同期盈利3254亿日元;由于第三财季业绩极其糟糕,日产汽车宣布下调2024财年全年展望,预计净营收为12.5万亿日元,营业利润为1200亿日元,并将录得800亿日元净亏损。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业绩公布的当天,日产宣布正式终结与本田的合并计划。据了解,本田和日产于2024年12月23日在东京共同宣布,双方计划共同出资成立控股公司,双方均作为该控股公司子公司的方式进行合并,合并后可实现整体年销售额超30万亿日元、年营业利润超3万亿日元的目标,合并后成为全球第三大汽车集团。然而,在合并谈判的过程中,双方的理念分歧逐渐显现。最初,双方设想通过共同出资成立一家控股公司,本田与日产均作为该控股公司子公司的方式进行合并,这一设想旨在实现双方的平等合作,而随着谈判的深入,本田提出希望将日产变成本田的全资子公司,这一方案直接打破了最初的合作设想,引发日产内部的强烈反对。
与本田合并谈判破裂,对日产的影响是尤为严重的,为紧急扭转业绩,日产在2024年11月宣布将把全球产能降低20%,并在全球范围内裁员9000人。公司表示,正在实施多项措施,包括降低销售、综合及行政开支,降低商品成本,优化资产组合等。同时,首席执行官内田诚将从2024年11月起自愿放弃50%的月薪,其他执行委员会成员也将自愿相应减薪。
在公布财报的同时,日产表示计划继续优化成本结构,计划在2026财年将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合计削减约4000亿日元。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日产在全球范围内削减产能,把全球产能从目前的500万辆削减至400万辆,这意味着许多工厂的生产规模会缩小。同时,日产还计划通过精简运营、削减招聘力度和加速自愿离职计划等方式,降低人力成本。在高管层面,日产计划将高管职位减少20%,简化组织层级,提高决策速度。
组织架构调整也是日产改革的重要一环。2024年12月,日产对高管团队进行全面调整,首席执行官内田诚保持不变,Jeremie Papin从2025年1月1日起担任首席财务官,Christian Meunier接替Papin担任日产美洲业务负责人,现任首席财务官马智欣出任日产中国管理委员会主席。人事任命的精简是日产实施扭转亏损计划的一部分,旨在重新调整运营架构,提质增效、加强韧性,让管理层能够更灵活、快速地应对市场形势的变化。
除了内部的调整,日产还积极寻求外部合作。根据日产的声明,日产将开展战略评估,积极探索新的合作伙伴关系。有外媒引述知情人士消息报道,KKR正考虑投资日产以改善后者财务状况,洽谈正在进行中。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汽车行业关注》,第一时间汽车行业内幕消息,一起说说汽车圈子那些事。欢迎爆料!微信号autoWechat
阅读量:0
*以上文章留言只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与立场,如果你有更多的见解,欢迎投稿分享
据《日经新闻》等多家媒体报道,2月19日,日本汽车厂商丰田汽车宣布,因降雪造成高速公路堵塞,丰田汽车在日本的14家工厂停产。报道显示,从当天上午起暂停日本10家工厂和共计20条生产线的运营将在当天傍晚
2月18日晚,因莲花跑车两款新车大幅降价以及命名问题深陷舆论风波,莲花中国总裁毛京波发布《致车主的一封信》。毛京波表示,针对新款车型推出带来的困扰,公司与用户前置沟通做得不到位表示歉意。同时,针对反映
据天眼查显示,雷克萨斯(上海)新能源有限公司于2月18日正式成立,法定代表人为KATO TAKERO(加藤武郎),注册资本1071亿日元,由丰田汽车公司全资持股,注册地址为上海市金山区广业路585号1
2月18日,上汽乘用车发布《关于大乘用车干部任免的通知》,对乘用车板块进行大规模人事调整,涉及多达63位中高层干部,此次变动由上汽集团总裁贾建旭签发,并于2月12日起正式生效。具体任职名单如下:从公布
据多家媒体报道,2月18日,德国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大陆集团宣布,计划在2026年年底前再裁减约3000个工作岗位,裁减主要集中在研发部门,其中德国本土岗位占比将低于一半。除裁员之外,大陆集团还计划在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