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汽车行业关注(autochat.com.cn)08月26日报道——
接连不断的消息和传闻,一次次将蔚来推上新势力的舆论风口。日前,蔚来联合创始人、总裁秦力洪再次做出澄清和解释各种各样的传闻。此外,还提到ET轿车推迟至2022年,明年3-4季度交付第三款SUV车型。
今年上半年,蔚来已经历经局部裁员。其高层曾公开表示公司员工已接近万人,需要不断优化内部组织、提高效率。6月末,又有传闻称蔚来将会控制员工数量,并继续减员3%。裁员消息不断传出,蔚来官方也不断辟谣。直至8月23日,该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李斌发表的内部信被曝光,信中披露蔚来将在9月份继续裁员,预计将在全球范围内减少1200个工作岗位,把员工数量控制在7500人左右。
此次秦力洪回应,“优化组织就是一个随时的事情,就像减肥就是减重瘦身,很正常。这不是锯腿。”此外他还表示,公司六月份就开始规划裁员,而首要任务是定位公司核心人才,稳定公司团队、做内部优化是必需要抓的事。可以看出秦力洪的回应就是因为在面对资金减少的状态下,要做出相应的应对举措。
身处在车市寒冬和补贴退坡的大环境中,感受到压力的也不止蔚来一家,销量不佳,产能、交付量双下跌是大部分车企的共同现象,随之而来的就是资金困境。对于大部分车企来说,裁员也是一种降低成本、优化内部结构的有效方法。
当记者问及,“蔚来进入资格赛还需要多少钱?”
秦力洪给出了30亿美元的确切数字,并解释,“这是为下一代产品、布局和技术储备粮草。投入多少资金取决于我们怎么投入,以及产品如何规划。在既有需求又有可行性的规划下,30亿美元的投入是有必要的。”
受制于资金,蔚来已经推迟了轿车项目。秦力洪表示,推迟轿车项目,是因为蔚来希望第一款轿车有相当的冲击力,预计在2022~2023年推出。我们的第一代产品以SUV为主,成本较高,如果要在第二代生产中解决问题,投入太大。回到战略角度说,不实用。
在今年4月的上海车展上,蔚来的首款轿车产品,也是该公司第二代技术平台的首款产品“ET预览版”在展台的重点位置正式亮相。彼时有媒体称,这款车的量产版“ET7”将按照蔚来已经形成的产品节奏,在今年12月一年一度的NIO Day(蔚来日)上发布并在第二年6月底上市。
不过在展台旁边的采访间里蔚来总裁秦力洪对首席出行官透露,展台上ET预览版的作用更多是向外界传达蔚来的产品和设计理念,而不是产品的最终形态。对于年底NIO Day上到底要发布什么车型,他们还没有最终确认。
秦力洪还表示,蔚来第3款量产车型会在2020年第3或第4季度开始批量交付。这是基于蔚来第1代SUV平台(ES8、ES6皆由此开发而来)打造的延展产品,不过蔚来将坚持中高端的品牌形象,因此不会进入10万-20万元细分市场。据了解,蔚来第三款车型会以ES3命名。此前有曝出一个疑似蔚来ES3的注册证,再根据蔚来前两款量产SUV车型的命名规则,这也极有可能。
因此,蔚来已经在规划的第二代平台之前的车型有了两个。如果这两款产品均能够按时发布和交付的话,该公司就能够保持2017年以来每年发布1款产品的节奏。不过该计划能否成行,还取决于今年ES6的交付量能否达到目标。受到召回事件的影响,蔚来在今年7月的车辆交付不及预期,ES6和ES8加一起仅有812辆。尽管蔚来已经公布了产品规划,但其是否能按时推进还取决于公司运营情况。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汽车行业关注》,第一时间汽车行业内幕消息,一起说说汽车圈子那些事。欢迎爆料!微信号autoWechat
阅读量:0
*以上文章留言只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与立场,如果你有更多的见解,欢迎投稿分享
乘联会数据显示,2025年3月国内乘用车市场零售销量为194.0万辆,同比增长14.4%,环比增长40.2%;2025年1-3月国内乘用车市场零售累计销量为512.7万辆,同比增长6.0%。其中,3月
4月10日,在奇瑞混动之夜上,2025款风云A8/T9/T10三款车型同步上市。此外,奇瑞汽车官宣,旗下奇瑞风云A8/A8L、风云T9、风云T10、捷途山海全系、iCAR全系车型均推出一口价。具体来看
4月10日,长安马自达旗下全新新能源SUV——EZ-60官图正式发布。据了解,这是长安马自达旗下第二款纯电车型,也是首款纯电SUV车型,新车基于长安EPA平台打造,定位纯电SUV车型,将是一款全球战略
4月9日,乘联分会发布最新月度市场报告显示,2025年3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194.0万辆,同比增长14.4%,环比下滑40.2%。其中,新能源汽车零售销量为116.5万辆,同比增长43.0%,环比增
4月9日,比亚迪官方发布全新纯电中型轿车——比亚迪e7官图。从最新官图来看,新车采用全新家族式设计语言,前脸为封闭式格栅布局,两侧配备造型细长的大灯组,内部嵌入两条平行双线风格的日间行车灯,点亮后极具
根据政府相关文件显示,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宁波分公司申请奥迪C级SUV技改项目,规划年产能为7.5万辆,生产线位于上汽大众宁波杭州湾新区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