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汽车行业关注(autochat.com.cn)09月14日报道——
随着国内汽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汽车品牌为了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不得不想尽一切办法扩充产品阵容,而“双车战略”就是最直接、最有效的策略之一。
日前,广州本田和广汽丰田都公布了自己新款紧凑型SUV的车型—皓影和威兰达。由于车型消息广本并未公布,但从工信部信息已透露了该车型申报图。其实,皓影就是广本版的CR-V,在外观上的一些设计细节与CR-V还是有着挺大区别的。内饰,目前还没有得到任何消息,以本田过往的案例来看,孪生车之间也随不会采用完全一致的设计,但也只是部分差异化。动力方面大概是不会有变化了,采用与CR-V同款发动机。
而威兰达的名称注册是从网上流出的图片了解到,广汽丰田投放的威兰达和一丰新RAV4之间的差别同样可能仅在车型外观的细节调整,两车的差异相信不会大。大可参考即将上市的一汽丰田全新RAV4。新车预计搭载2.0L自吸和2.5L混动两款发动机,车型产品力不俗,关键是广丰如何在荣放(RAV4)基础上,打造自己的车型,和营销上又有哪些亮点与荣放有差异化。
事实上,双车战略车型既是互补也存在相互竞争,就像卡罗拉和雷凌、帕萨特和迈腾,它们虽然平台技术一致,但仍在细节方面存在差异性,往往一款主打年轻时尚,一款主打成熟稳重,再加上配置的取舍以及调校的不同,确实让消费者的选择面更广。
面对如今车市整体处于低迷的环境下,逆势上涨的日系品牌品牌推出“双车战略”也更能发挥出极致的作用。而本田的CR-V和RAV4在国内都是销量处于非常领先的地位,与此同时推出“双车策略”也能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
当然“双车战略”有成功、也有失败的案例。大众汽车是中国市场最为成功的外资车企: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在中国的年产能已经超过400万辆,双车战略让大众成为中国市场车型最丰富的车企,每年各车型能占据排行榜好几位。
作为双车战略的后来者,本田和丰田,一车两个版本却不能获得同样程度的成功。最突出的案例就是本田的雅阁和INSPIRE,以及丰田的卡罗拉与雷凌。销量上相差的也确实非常大。虽然雅阁深陷“失速门”问题,但在8月仍能销量近2万台,此前更是名咧轿车榜前三位。而东本的INSPIRE在今年最高峰也不过5000台。广汽丰田雷凌一度拥有者全球最畅销车型,在国内也是保持前三的地位,雷凌在优惠更大的情况下销量仍不如卡罗拉。
本田在中国市场投放的全新车型,不管是XR-V和缤智,UR-V和冠道,表现都好坏参半。XR-V和缤智占据了2018年紧凑级SUV销量的第一名和第二名,然而,东风本田UR-V的销量却只有广汽本田冠道的一半。
CR-V和RAV4属于紧凑型SUV,这是一个需求量很大的市场,尤其是看看东风本田CR-V的销量,7月份突破了两万辆,再次压倒了统治已久的大众阵营,因此在上市之后大概也会是获得不错的市场反应。
但也不是绝对,对于皓影和威兰达来说,新车还未上市,也就暂时没什么群众基础,而CR-V和RAV4已经在中国市场耕耘十五载,已经积累了数百万辆的销量。
还有巧合的是,CR-V和RAV4两款明星车型的“姐妹车型”都出自广汽集团,在指导价上,大部分情况是东本版的同配置车型比广本版的价格要稍低,所以结合过往的经验,皓影未来的前景并不一定是一帆风顺。但广汽丰田雷凌却比一汽丰田卡罗拉的终端价格要优惠。
不管怎么说,新车上市后还是要通过市场的反应才能得知具体情况,但这两款车型的上市相信也会让紧凑型SUV市场更丰富,竞争也会更加激烈。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汽车行业关注》,第一时间汽车行业内幕消息,一起说说汽车圈子那些事。欢迎爆料!微信号autoWechat
阅读量:0
*以上文章留言只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与立场,如果你有更多的见解,欢迎投稿分享
4月4日,长安汽车发布最新产销快报。数据显示,2025年1-3月长安汽车累计销量为70.52万辆,同比增长1.89%。其中,长安汽车自主品牌销量为61.10万辆;自主乘用车销量为45.27万辆;海外销
据央视财经报道,当地时间4月3日,欧洲汽车制造巨头Stellantis集团表示,受美国进口汽车关税政策影响,Stellantis集团决定裁撤五家位于美国工厂的900名员工,同时暂停加拿大和墨西哥两家装
4月4日,蔚来官方推出最新的购车优惠政策。即日起到月底,用户支付定金购买蔚来ET5、ET5T、ES6、EC6、ET7、EC7、ES8车型,均可以获赠240张免费换电券,这些换电券在5年内有效。此外,以
近日,长城汽车发布3月产销快报。数据显示:3月长城汽车总销量为97,991辆,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2.28%。3月产量为100,067辆,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6.67%。其中,3月新能源车销量为25,1
当地时间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向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中国、印度、韩国、欧盟等主要贸易伙伴面临高达20%-46%不等的新一轮关税。其中对中国加征34%关税,此外,自3日起,美国对进口汽车征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