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汽车行业关注(autochat.com.cn)09月18日报道——
迄今为止国内知识产权界诉讼金额最大的商业纠纷案,今日将在上海高院第二法庭开庭,原告一方吉利是国内汽车自主品牌的代表企业,被告威马汽车则是成立于2015年的造车新势力的代表之一。
此次吉利“状告”威马,是传统主机厂与新造车公司之间的纠纷,也是中国自主车企发起的首例知识产权侵权案,以及中国汽车行业知识产权纠纷最高索赔金额的诉讼案,案件诉讼标的额达到21亿元。
据了解,吉利方面向法院申请不公开审理,也就是案件的审理过程不允许旁听,而威马方面则称并无侵权行为,支持公开审理。但目前双方都签了保密协议,因此庭上都说了什么没办法对外,如果哪方透露的话就违规了,会受到法院的制裁。由于案件为非公开审理,诉状并未公示。
吉利此次起诉威马汽车旗下的四家公司,称威马复制了其车型,提出经济赔偿;并追回已被威马方面申请的专利。
事件起因还将从威马的创始人开始说起。2015年,沈晖创立了威马集团,任董事长兼CEO,任职期间,他曾担任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副总裁、沃尔沃汽车全球高级副总裁兼沃尔沃汽车中国区董事长。甚至是“吉利收购沃尔沃”中的核心人物。
但晖正是在吉利汽车上升期离职,转而成立威马汽车。成立威马汽车以后,沈晖便拉拢了不少此前吉利和沃尔沃的同事组建起威马的核心团队。
据了解,侯海靖于2018年下半年加盟威马汽车,担任联合创始人、首席运营官的侯海靖,是名副其实的仅次于沈晖的二当家。侯海靖是在2012年加盟吉利汽车,担任吉利集团副总裁兼成都公司总经理,负责经历GX7车型生产,并担任远景SUV产品组组长,负责远景SUV开发。
而威马首款车型EX5轴距与吉利GX7仅相差4.2厘米,在威马汽车网站上找不到关于威马EX5轮距的数据。知情人报料,威马EX5的轮距与GX7一模一样。
在发现这些问题后,吉利方面旋即与威马进行了沟通,试图追回有关涉及吉利GX7的核心信息。
知情人透露“威马也曾几次试图与吉利协商解决,但每次都不了了之,最终吉利方面做出了起诉威马的决定。”根据知识产权相关法律,吉利方面要求索回已被威马申请的原属于吉利的专利。
有专家表示,知识产权案件的举证较为复杂,商业秘密点的范围和确定正是本案的难点之一。知识产权侵权,顾名思义,侵犯的是知识产权,所谓知识产权的基本概念是,在一定期限内赋予知识产权所有者排他权以获得超竞争的利润,补偿发明人在使产品进入市场时所做的投资。
尽管吉利控诉威马侵害商业秘密的原因及细节还有待披露,但值得一提的是,威马汽车的核心团队成员与吉利汽车颇有渊源。
威马汽车创立时,多名核心员工均有在吉利汽车工作的经历。沈晖在2016年时也曾对媒体称,威马当时拥有的核心员工200多名大多是他以前的同事。
按照汽车行业的一般规律,一款全新车型的研发周期至少需要5年,甚至更长时间。至于研发、生产投入,少则几亿,多则上10亿,都很正常。但在此期间,随着汽车行业竞争的加剧,车企之间员工跳槽,挖墙脚的事例已经屡见不鲜。
不过,随着核心人员的流动,如何界定商业秘密的泄露,防止触碰相关条例与法规的“红线”,更是一道不论是车企还是相关法律机构必须面对的“难题”。
此前,特斯拉曾起诉其前高级工程师、后为小鹏汽车及其美国子公司XMotors工作的曹光植,据相关法庭文件显示,特斯拉认为曹光植窃取了特斯拉AutoPilot软件(自动驾驶软件)的源代码。而曹光植向法庭承认,他确实下载了源代码,但他的律师坚称他没有对其做任何操作。
虽然,此次吉利和威马的较量,审理过程也未能得知,但是想必此次较量最终应该会以和解告终。毕竟从现状分析看来,威马的情况确实不容乐观,而且,似乎在各种方面都不占优势。
此外,今年3月威马汽车才完成总额30亿元的C轮融资,目前威马累计融资金额已达230亿元,最近又打算开启D轮融资。因此,吉利一旦胜诉,面临高达21亿的赔偿资金威马汽车是否可能执行,想必也将关系到威马的生死。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汽车行业关注》,第一时间汽车行业内幕消息,一起说说汽车圈子那些事。欢迎爆料!微信号autoWechat
阅读量:0
*以上文章留言只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与立场,如果你有更多的见解,欢迎投稿分享
4月3日,比亚迪法务部发文,起诉自媒体“智能EVO”。官方指出关注到自媒体“智能EVO”在网络平台上对比亚迪进行造谣和抹黑,其不实言论严重损害比亚迪的品牌声誉,对这样的行为已进行报案。与此同时,官方还
4月4日,多家媒体报道余承东职务发生变化。《汽车行业关注》从华为官网了解,余承东在华为官网上的介绍信息已变更为“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而原先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身份认证已取消。此
3月31日,乘联会对外公布2025年1至2月全年国内汽车进口车销量数据。数据显示,今年前2月国内进口汽车销量为5.6万辆,同比下滑46%,进口车持续萎缩压力较大。细分来看,从今年前2月各大国别销量情况
据《车质网》最新3月投诉数据显示,榜单前十名的品牌分别有比亚迪、理想汽车、吉利汽车、长安汽车、一汽丰田、东风日产、广汽本田。其中,比亚迪与理想汽车均都是因为价格变动,导致投诉量剧增。比亚迪3月的投诉量
当前,新势力车企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进入2025年,造车新势力“头把交椅”易主。据《汽车行业关注》统计,2025年一季度销量前三新势力分别为小鹏汽车、理想汽车、零跑汽车,交付量分别为94008辆、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