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微博还有微信
敬请关注
微信公众号
autoWeChat
产能过剩是中国汽车行业目前所面临的难题,从2013年中国车市进入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开始,看到中国车市潜力的车企就纷纷开始持续扩张产能,但车市迅猛增长的好景却并没有持续多久,2018年汽车消费需求突然出现急刹车,遭遇了市场首次销量下滑,使得该年汽车制造业的产能利用率不足70%。截止今年6月,持续下滑12个月的中国车市并未好转,产能过剩的压力进一步扩大。那么面对车市持续下滑,过剩的产能又该怎样消化?产...
在中国市场,一直胜有一词“金九银十”, 也就是每年的9月份和10月份,都是中国车市的传统旺季。临近十一黄金周和即将过年,驱使不少消费者提前去看车。根据过往规律,“金九银十”的到来或许将成为车企冲量最好的机会,不少商家便纷纷给出非常大的优惠力度。 但从去年开始,整个中国车市便没有了这个传统旺季,尤其自去年开始驶中国车市已进入下行车道,创下连续13个月销量下滑。根据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1-8月,国内汽...
2020年汽车市场将会无比艰难,疫情与低迷车市的双重压迫下,后续车市走势不容乐观。博世中国总裁陈玉东表示,“今年的车市-10%左右就是很好的胜利。”博世集团是全球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中国已经连续五年成为博世集团在德国以外最大的海外市场。根据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4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10.2万辆和207万辆,环比增长46.6%和43.5%,同比分别增长2.3%和4.4%,月增速为今年以来的...
受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车市的冲击,美国相关行业日前公布了3月份汽车销量数据,销量已降至十年来来最低水平。虽说中国地区得益于疫情的有效控制,销量正逐步回暖,但市场仍然未达预期。
销量再下跌36%,乘联会预测3月中国车市将遭受打击
2月汽车经销商库存
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中国汽车行业进入历史上最低迷的时期,加之原本车市环境持续下行,新能源汽车因补贴大幅度退坡遭受打击,一系因素致使2020年车市开局非常惨淡。2月上旬中国汽车销量更是以同比92%的跌幅创下历史纪录,疫情影响下市场忧虑加剧。但业内纷纷对车市期望很高,认为接下来购车需求将逐步恢复,二季度存在需求集中爆发的可能性,政策方面的减压救市或再掀起新一轮高潮。车市将迎来爆发?根据中国乘联...
经历艰苦的国五切国六阶段,中国市场乘用车1-7月累计销量以同比8.8%的降幅结束,低迷的购车环境仍在持续。终端市场空前的降价力度,使得提前的消费透支对后续影响很大。根据乘联会公布的数据报告显示,无论终端零售还是厂家批发数,在8月份开局均出现“暴跌”。8月第一周期的乘用车市场零售相对较低,日均零售仅2.7万台,低于去年同期的4万台,同比下滑31%。另外厂家批发数日均批发2.7万台,同比下滑幅度也达到...
又一家合资企业东风雷诺解散退市,上汽集团则作出“市场的集中度在不断提高,弱势品牌面临淘汰出局”的行业格局评价,进入2020年中国汽车市场受疫情影响将出现重大变化。而车市持续下滑的状态,更导致行业雪上加霜。业内人士称,中国汽车市场已进入优胜劣汰的淘汰期。根据乘联会最新报告,今年一季度我国乘用车销量同比下滑41%,4月市场降幅将进一步缩窄,但预计跌幅也将达到8%。此前,乘联会已对全年车市走向作出预测调...
乘联会数据显示,中国1-7月乘用车累计销量达1144.0万辆,同比下滑8.8%。中国汽车市场出现连续12个月销量下滑,因国五降价清库激发了消费需求,终于在6月份迎来同比增长,随即也因提前的消费透支导致7月继续下滑,8月份是历年高温假期,也是销售淡季,购车环境仍会持续低迷。从乘联会今日公布的数据报告显示,无论终端零售还是厂家批发数,8月份前三个周期的中国车市仍是双位数的跌幅,甚至已达到20%。8月第...
受新冠疫情的持续性影响,海外车市至今依旧表现出复苏乏力的迹象,致多地8月市场持续下滑的趋势。据最新各国公布的单月新车销量数据显示,全球车市8成保持下滑,仅中印两地实现同比增长。
因新型冠状病毒的蔓延,中国车市1月乃至2月均受到巨大影响,为刺激国内汽车市场,中国政府已计划推出救市举措。由于疫情影响范围较广,日本汽车市场也成为此次疫情影响的最大的地区之一。继中国市场之后,日本政府也开始讨论救市举措。
新冠肺炎笼罩下的汽车市场,自今年一季度就已可预见会出现大幅下滑的迹象,根据最新各国公布的4月新车销量数据显示亦是如此,全球车市近乎无一例外的出现下滑,多国销量甚至跌入谷底。
7月中国乘用车销量成绩单终于出来了,因6月去库存原因,终结束连续12个月销量下滑,然而车市的严峻形势在7月未能得到改观,再次出现下滑。据乘联会发布的7月乘用车产销数据显示,7月狭义乘用车销量约为148.54万辆,环比下降15.9%,同比下降5%,全国狭义乘用车批发销量152.7万辆,同比下降2.6%。低迷走势仍未扭转。数据还显示,7月前4周零售同比下滑16%,大幅低于6月前4周零售增速5%的水平。...
在今年面对汽车市场,出现最多的就是“车市寒冬、车市低迷、经济低迷”等词语。不过从2018年末,这种言论就开始越来越多。不少车企和经销商的销量都受到影响而下滑。并且在国五、国六转化的环境下,消费者抢购低价国五车型的热情不高,反而可能观望延迟购买,因此5月的市场仍是相对低迷。从去年中国市场的寒冬让每一个汽车厂商都感到了一丝凉意,路虎虽然家大业大但也受到了不小的冲击。去年9月份,路虎品牌国产车型销量全面...
近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下发《关于开展2018年度汽车流通企业生存状况 及营商环境调查的通知》,基于行业环境发生较大变化而进行调查,关乎行业发展企业生存。据了解,该调查将从基本情况、经营环境、政务环境、税务环境、用地用工、融资环境、综合评价等七个方面展开调研。根据调查企业提供的情况撰写《2018年度汽车流通企业生存状况及营商环境报告》,分送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商务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等有关部门...
如果说大众是中国销量最高的品牌一点也不为过,作为大众品牌最大单一市场,中国车市销量占据大众品牌总销量的1/2。据最新的中国汽车品牌数据显示,大众汽车上半年累计销量占据排行榜第一,超越第二位的吉利超一半的销量。但大众销量在国内销量这么好,其他地区又是否一样呢?据大众集团发布数据来看,集团6月份在全球范围内共交付974,400辆新车;亚太地区共交付381,400辆新车,欧洲市场共交付新车435,000...
中国汽车销量持续低迷,整体下降态势没有根本改变。2019年上半年汽车销量跌幅达到双位数,下半年销量下滑幅度收窄,因为去年下半年已经进入了下行通道,同比基数降低了。10月16日央视财经公布一组数据,进一步反映汽车消费动能不足的现状。今年9月我国汽车销量同比降幅收窄,产销量分别完成220.9万辆和227.1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6.2%和5.2%;1-9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814.9万辆和1837....
对于疫情过后车市的走势,多名自主车企CEO发表看法。威马汽车CEO沈晖认为,汽车“报复性”消费不现实;理想汽车CEO李想则表示,这个特殊的时期首要是活下去。
中国车市的持续下行,致相对弱势的中国品牌遭遇重大压力,市场份额持续收缩。然而,较为成熟的外资品牌,在中国市场的表现也并非全都一帆风顺,福特便是其中一个,今年福特在中国市场可谓遭遇了重大打击。6月5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对长安福特汽车有限公司实施纵向垄断协议作出处罚决定,对长安福特处以罚款 1.628 亿元。当日,长安汽车股价一度重挫超7%,收盘大跌4.42%,市值下跌近15亿元。6月10日,长安福特...
众泰汽车一大楼突发情况
今日多名网友报料,众泰汽车某大楼出现突发情况,一名男子爬上楼顶,消防员在现场开展工作。
2020-08-31 14:17:55了解详情
重磅!发改委拟放开汽车限购,全面增加车牌指标
中国汽车销量持续下滑,汽车消费趋势逐步下降,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国家发改委有望引导进一步放开限购政策,全面鼓励汽车消费。从网曝文件,国家发改委下发《推动汽车、家电、消费电子产品更新消费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实施方案(2019-2020年)(征求意见稿)》,计划进一步扩大汽车等消费市场,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文件中还详细讲述具体实施方案,在汽车领域共有9点支持条例。其中最为重要的是,限购城...
2019-04-17 17:36:07了解详情
雷克萨斯LM在日本本土竟属“进口”车型,售价2580万日元
丰田作为日本最大的汽车厂商,而雷克萨斯又是品牌旗下的高端品牌,意味着雷克萨斯就是一个日本本土品牌。但在日前,有消息显示雷克萨斯品牌下的最新旗舰车型LM在日本却成为“进口”车型。
2020-08-21 19:44:14了解详情
能量密度304Wh/kg!宁德时代电池技术实现突破
目前市面上的新能源汽车主要还是电动车,而续航是电动车的一大硬伤,问题的根本还是电动车所使用的动力电池能量密度迟迟没有突破性的发展,现在宁德时代传来了好消息,该公司研发出了电池质量能量密度达304Wh/kg的样品。宁德时代最新消息,该公司研发团队攻克动力电池正极和负极材料等关键核心技术,开发出比能量(质量能量密度)达304Wh/kg的样品,在国际市场上处于领先地位。业内分析认为,目前宁德时代的技术突...
2019-03-22 17:13:49了解详情
最新公布!本田在华一季度销量下滑24%
又一家车企布局增程式!北京BJ40增程版上市
行政处罚赔偿道歉!蔚来法务部通报
广汽丰田高管回应铂智3X销量!
上市不到三个月!比亚迪夏开启限时补贴
联系我们 老虎车网 电车报告 AutoBeta AutoTimes 报价宝
汽车行业关注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虎传媒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